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家庭

外甥侄子怎么分 外甥和侄子的区别

时间:2017-02-20 17:49:33  

  很多人都搞不清外甥和侄子的区别,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吧!

  自己姐妹的儿子叫外甥,比如你姐姐的儿子,你妹妹的儿子(女的就叫外甥女)

  自己兄弟的儿子叫侄子,比如你弟弟的儿子,你哥哥的儿子(女的叫侄女)

  都是差不多的血缘关系

  一张“亲戚关系图”走红网络。

  外甥和侄子的区别是什么?父亲亲戚的孩子都是“堂兄妹”吗?这些亲戚关系你是否都知道?

  近日,一张网友自制的“亲戚关系图”走红网络,数日里转发高达数万次,跟帖评论众多。不少网友说,这张关系图给年轻人补充了不少“实用的信息”,一些“80后”、“90后”甚至“00后”因此弄清楚了亲戚关系。

  由于社会的变迁,家庭结构的变化,现代生活节奏紧张,使得年轻一代人疏于对亲戚关系的认识。“亲戚关系图”背后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古老礼仪和传统的流失,应引起人们反思和重视。

  年关临近,不妨放下手中忙碌的工作,走亲访友,重温被冷落的亲情,呼唤久违的情感交流与共鸣。

  ■别小瞧这血缘“示意图”,那是家族、姓氏的根和血脉

  网络时代,一个热点就好像一团酵母,膨胀出一个世界。近日走红网络的“亲戚关系图”便是那团酵母,而且还在发酵。有人把它当宝贝:太及时了,过年走亲戚必备!有人如梦方醒:总算搞清堂亲和姑舅姨表亲的关系,再不会乱叫,辈分颠倒了。更有人从“亲戚关系图”的走红生发出世态炎凉的感慨。

  其实,一串称谓的背后是一脉相传的亲缘关系和伦理秩序。重亲情,讲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网上的“亲戚关系图”,还只是直系血缘关系,回到乡村,旁系亲戚,绕了几道弯的亲戚的亲戚的亲戚关系,非把你转晕不可。别小瞧这血缘“示意图”,那是家族、姓氏的根和血脉。移居海外几代的华人,凭着祖姓排行等简单信息,回国就能在家谱里寻到根,接上家族排序的“基因图”。而这,又何尝不是这个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所以,小小“亲缘关系图”,是文化,也是历史。

  但这一切似乎面临着“失传”的威胁。不仅仅是“独生子女”对家族亲戚变得陌生,都市的碎片化生活,人们各自为生存、为立业,辛劳奔波,亲戚交往日少,血缘亲情也流失于时光的河流中。生活好了,人情淡了,多少人发出这样的叹息。

  梁漱溟先生曾说,“关系主导着中国传统社会建构和运行的机制”。现代社会,又岂能脱离“关系”的制约?不久前发生的“小悦悦事件”,人们悲叹于人心和人际关系的冷漠,而每个人的内心,又何尝不抱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憧憬呢?乡村社会复杂的血缘亲情关系固然可能成为“历史”,但每个人生活、工作所在的街道、社区,能否重建起温馨如家的地域认同,甚至于像大家庭那样的亲密关系呢?由此而论,“亲戚关系图”这团表达亲情的酵母,若能引发人们对现代都市里人际关系重建的反省,也是大好事。(言者)

  ■在当今忙碌的生活中,不少年轻人的内心对亲情依然充满向往和渴望

  亲戚关系的称谓本非什么新鲜的创造,但“亲戚关系图”在网上被“80后”、“90后”甚至“00后”视为宝典般的百科大全,着实引人深思。

  当今社会中,不少新生代的孩子对于亲戚的印象往往只是逢年过节时才会偶现的一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对亲戚的名字和称谓往往是呼之欲出却终又难出,彼此间的关袭斒现脆弱化,导致徒有亲戚之名,实际关系反不及同学、同事和朋友。这种业已发生并蔓延的现象不禁令社会担忧,若连称谓都不知,还怎能称作是亲戚呢?

  中国人历来极其注重家族概念,家族的凝聚力往往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道德传承的载体,但如今亲戚概念逐步被淡化,家族观念缺失,这恐怕不能归咎于现在的孩子人情淡薄。从这张图受到网友的热烈追捧来看,不少年轻人的内心对亲情依然是充满向往和渴望的。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