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反感大众生活中任何必要的忍耐和功利性。
3,在爱情上,《少年维特之烦恼》代表了浪漫主义者的重要观点:爱情高于一切,对爱情的执着和热情应该可以战胜任何难题。从那之后,一直到今天,很多人仍然信奉将肆意的“爱的感觉”放在第一位,甚至放在唯一的位置,任何在爱情中谈论金钱、地位、生活习惯、距离的问题都被认为是对纯粹爱情的侮辱。
但在真正的爱情中,这是很不现实的的态度。
4,浪漫主义者认为,工作上最好的态度是“追求极致”,任何损害极致的行为都是错误的。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陷入工作细节而不顾任务截止时间,却丝毫不自责;找到理想事业,却受不了其中现实、功利的部分而唾弃它,甚至辞职。
浪漫主义者,或者说“精神至上主义者”,对物质生活充满怀疑甚至蔑视,并顺带着蔑视了那些生活虽不如意、但尽心改造物质生活条件的人。

二
我曾经的同事报道过一位诗人,坚持认为写诗之外的一切事情都是庸俗的,因此他饥寒交迫,靠人接济,一直潦倒。同样,至今,仍然有很多艺术爱好者秉持着这样的生活方式,痴迷诗歌、绘画和音乐,认为与此无关的事情全都是亵渎,他们一边在精神和艺术的王国里迷醉,一边经常被拉回痛苦的现实生活。
浪漫主义者认为“跟着感觉走就可以得到最好的生活”,而感觉之外的一切外在条件,都是对实现这种生活的束缚。
这也带来了痛苦:如果一个人信奉了浪漫主义,他就难免因为对现实因素的忽视而遇到困境:可能是贫穷,可能是跟人无法相处,可能是缺少稳定性。 2/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