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被农民工大jb 刘晓婷和四个农民工玩
【我被农民工大jb 刘晓婷和四个农民工玩】曾几何时,中国是一个无可争议的农民工大国,早在很多年前,瀚哥还在学生时代的时候,就在一直研究着农民工的问题,作为中国身份地位最为特殊的一群人,农民工代表着中国一个时代的辉煌。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刚刚开启国门的中国可谓是一穷二白,要资本没资本,要技术没技术,那中国有什么?中国拥有的独一无二的资源就是人口,作为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中国的天量资本就是人力资本。
因此,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招商引资的优势基本上就是两个,第一个是巨大的尚未开发的市场,可能存在的巨大的消费潜能;第二个就是具有着庞大廉价劳动力的人口潜能。很多外资企业就看准了中国人口的优势,开始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来,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地利优势,成为了最先富起来的地区。
截至2016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民工总量为2.77亿人,比上年增长352万人,同比增长1.3%,已经连续五年持续回落。而在新春伊始的2017年,几场各地的招聘会都显示,今年的用工难可能会比往年更甚,在数据统计中青壮年农民工的比例开始大幅下降,农民工的平均年龄已经到了38.6岁,意味着大量的农民工年龄都在35岁以上,属于中年甚至中老年农民工。
当中年人的面孔逐渐变多的时候,很多媒体都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农民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一、农民工铸就的中国奇迹
在前言,瀚哥就说过,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并且大多数人口都生活在农村地区,因此,这些农村人口就成为了中国发展的第一发动机,即人口红利。低廉的劳动力价格,让全世界大量的企业趋之若鹜,中国土地便宜,劳动力价格低,简直是发展劳动密集制造业的乐土,所以无论是近的港澳台,日本,韩国,还是远的美国,欧洲,大量的工业不顾一切的向中国迁移。而中国人吃苦耐劳的个性,也让大量的国际企业感到惊讶,因为雇佣一个中国工人可以完全不用顾忌工会的感受,这样的好事在全世界都是少之又少。
所以,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以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给成为了世界的工厂,“madeinChina”作为一个词汇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代名词,记得曾经英美人士做过一个实验,如果一年不买中国制造的东西,那一年意味着生活品质的极度下降,生活成本的疯狂上升,最终让人痛苦万分,所以得出结论没有中国制造根本不行。这既是中国人的骄傲,同样背后又有着多少中国人的辛酸,因为为了这个世界工厂的美名,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农民工们付出了太多的代价,用自己的血汗铸就了中国经济的辉煌。
英国《金融时报》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30多年间,由于农民工从农村向城市的移动与务工,农民工创造出了250座超过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这在世界经济的发展史上都可谓是一个奇迹。然而,农民工的过度使用也导致了中国经济的问题,这就是经济结构的低端化,熟悉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在经济学上劳动和技术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既然劳动力成本这么低,那么企业为什么还要费尽心思去研发高端科技,只要多雇佣一点人不就好了。然而这种思维,最终导致了中国的企业都是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一个产业真正赚钱的设计、研发、销售都不在中国,仅仅是最为低收入的组装、生产在中国,中国的企业只能赚辛苦钱而已。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