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每一天早上,在省卫校门口那长长的马路上便会看到我们全校师生集体跑步的情景。古诗有云:江南好,风光旧曾谙。我们学校的环境可以说十分理想,尤其是绿化好,马路两边那两排茁壮的梧桐树,为我们遮风挡雨,特别是夏天,它们为我们阻挡烈日,冬天,梧桐树又为我们抵挡寒风,春秋天气,梧桐为我们提供美丽的景致。
在省卫校里边,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图书馆和运动场。那时候的图书馆是同学们课外自学的最好去处,那时候,我们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玩意————————什么MP4,MP5,什么VCD,电脑。虽然电视机比以前多了,但是和现在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也毫不犹豫地会去图书馆。那一排呢开阔的运动场,虽然平时和我这个文静的人不太相干,但是每到学校举行运动会的时候,我们就会在那里摇旗呐喊,为我们公卫十四班的同学加油。
学校里还有一道风景,那就是动物实验基地,那里养育着羊和兔子等等动物,因为我们卫生学校常常会用这些小动物做生物实验。有一次做空气栓塞实验,我们对着一只小兔子将空气注入兔子的血管,很快地,一只活蹦乱跳的兔子竟然就呜呼哀哉了。有同学提议为兔子开一个追悼会,我们让他夸张的话逗得大笑。这些实验虽然有些不雅甚至残酷,但是让我们学到了不少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
我们快要毕业,省卫校搬迁到一个新地方,我们对于过去的省卫校更加留恋,有时候,我常常想什么时候后、能够再一次去看看我们的卫校,看看那些高大的梧桐树。可是二十五年来,我们一直没有这个机会。
啊,卫校,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很美,我不禁对卫校产生遐想:也难怪,卫校,能不美吗?卫校的谐音就是微笑啊,微笑的人生,怎么能不美呢!
知道陈思瑶才十九岁时,我很惊讶,我一直以为她年龄跟我差不多。大概是进入社会的时间早,又从十八岁以后就在啤酒窝、酒吧工作,陈思瑶举手投足间,看起来比同龄还在上学的孩子成熟得多。
陈思瑶连高中都没有上。初中毕业后,因为成绩太差,她被父母送去了卫校。
市里面的卫校是为乡镇医院培养护士的。父母咬牙托关系让她去了省会的一所卫校上学,盼着她学成后能回市里一般的医院当护士。
陈思瑶对上卫校当护士这件事并没有不满,后来三年卫校学习结束,她在医院实习时,看见一位病人扇了护士一耳光,护士捂着脸带着泪离开了病房,第二天依然笑着去病房为病人做检查。——这件事情对陈思瑶的打击很大,护士和病人之间这种不对等的待遇让她气愤,回到学校后,她将考护理学大专的准备书籍全部送了出去。
拿到卫校毕业证的第二天,陈思瑶去到一家清酒吧,开始自己的吧台工作。
啤酒窝接待的客人大多是这个城市的外籍务工者,俄罗斯人、南非人、东南亚各个国家的人等。因为这些外籍务工者并不属于高收入群体,啤酒窝售卖的调酒很大众。这种大众的调酒,步骤简单,便于上手。
陈思瑶说相比于在啤酒窝里调酒,她更喜欢另一个酒吧的工作。
有一天晚上,快十二点时,店里忽然来了一群在这个城市众多外国语学校当老师的南非人。本来准备打烊的店面再次热闹起来。一桶又一桶的啤酒送出去后,店里热闹无比,招待好一切的我无所事事,靠在吧台边同陈思瑶聊天。
店里音乐喧哗,有人喝多了,站在台球桌上随着音乐舞动双手,还没喝的卡罗娜随着那人的动作,从瓶内洒了出来,浇了旁人一身。陈思瑶不屑地看着狂欢的客人们,手里晃动着金酒:“你知道我为什么更喜欢在另一家酒吧工作吗?”

卫校女学生的堕落人生 卫校潜规规则陈思遥
我摇头,一位客人提着一桶扎啤过来,装扎啤的桶并不轻,那人醉了,他把桶重重地放在吧台上,说:“我要回南非一趟,过几个月再来。这里真是个好地方,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