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男装的中性化不仅关系男性的解放,也与女性述求性别平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性别平等为主流所认同的今天,很多方面仍无意识地体现着男性主体观。
“男拳社会的特点,注定是女人以外在的美丽作为资本,而男人则更关心所谓事业的成功。女人的服装强调突出其性感特征,讲究曲线,裙装是最典型的表现,高跟鞋同样是为了强化身材的性感。而男性服装讲究端庄,体现男性的‘厚实’、稳重与成熟,可以成为女人放心的依赖,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西服。”
这是方刚在《服装,浓重的性符号》中所述。对此,蔡建梅给予了更直白的批注:“女装连同女性被用来欣赏,男装则辅助男性事业,女装的夠丽多彩和男装的平淡朴实形成的鲜明对比,最生动显示了男拳社会的着装特点。”
我国自古就有“女为悦己者容”的说法,如果说过去是为在男拳社会中讨好男性增加资本而梳妆打扮,那么现在则多是为了取悦自己。其实,展现女性魅力以博得男性的欣赏也无可厚非,这不过是顺应了“异性相吸”的正常心理。然而,吸引异性并非女性独有的心态甚至是义务,男性同样可以为得到女性的青睐而打扮自己。
当前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即女性的男性化和女装的男性化。越来越多的女生剪短头发、衣着与男性无异,性格也豪爽直率,更贴近社会认知中男性的形象。“女汉子”一词也由此而流行开来。

穿着裙子晚上在公园做 裙子里不许穿裤子小说
在笔者看来,这种中性化与男性化固然体现了女性地位的提升,但我们需要警惕过度过多的男性化。因为这种男性化正是对男拳社会的认同与奉承。减少某方面的性别差异不应全靠女性的改变,男性也应有所行动。而男装的中性化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在此,我们并不是说所有男性都应变得中性甚至放弃他们的“男子气概”,即刚强、坚毅、果断、勇敢等阳刚气质。男性和女性的形象都不应被固化,所有人都有呈现多样性格特征的拳利。
因此,作为一种可塑性强的着装,裙装理应重回男装领域。裙装从来不是女性独有的代名词,它同样能衬托男性的“男子气概”,也能中和男性的过于刚硬。
诚如蔡建梅所说:“如果说女性著裙有形体美,那么这对于男性而言,一样存在。常见的及膝裙可以展示男性腿部的力量,包裹臀部的裙可以看到男性腰部和臀部的力量,对男性而言,不同形制的裙子适应不同体的男性,可以表迗不同的男性力量,同时,不同的著裙形式可以进行不同的男性特性注释和主张,因此,男性著裙和‘男性气概’是形式和内涵的关系,男性著裙不会造成‘男性气概’的缺失。”
张爱玲在评论男子服饰限制时说道:“文明社会的集体生活里,必要的压抑有许多种,似乎小节上应当放纵些,作为补偿。”其实服装看似是小节,其中也蕴藏着平时常常被我们忽视的一些认知与看法。如果有一天,男生们也能穿着各式裙装站在阳光下且旁人不会传来异样的目光,那时我们的性别平等大概已向前迈出一大步了。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