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妈妈在炕上那个 那一夜我们做了四次
我的妈妈是一个全职的家庭妇女,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家庭。妈妈是一个很爱干净的人,我印象中的妈妈每天的工作就是起床,做早饭,刷碗,拖地,买菜,做午饭,刷碗,洗洗床单被罩,准备晚饭,晚上再洗洗我们换下来的衣服。这些每天必须要干的事情排列下来之后,所剩无几的就是属于她自己的时间。
有时候妈妈会对爸爸有所抱怨,因为爸爸总要应酬,经常性的喝醉酒。好的时候要搀扶回来,严重的时候需要抬着或者背着回家。每次妈妈要将爸爸拖拽回去,又怕摔到爸爸,导致她自己身上总会受伤。另外爸爸喝醉了酒之后腿会痛,妈妈要伺候着捶腿倒水,一忙活就是大半夜。
从前的时候,我总觉得妈妈的牢骚来源于她的不体谅,爸爸为了家庭为了赚钱那么辛苦,可妈妈还不满意,我觉得妈妈所求太多。
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印象里就只剩下爸爸醉酒的模样了:喝醉了嘴巴里骂骂咧咧的样子,大喊着让我们去给他捶腿的样子,脾气火爆听不进别人一句话的样子。
我忽然有些理解妈妈了。
我一直觉得妈妈的心里有一个很美好的世界。还懵懵懂懂的时候看到过妈妈的日记本,上面的诗句我不太懂,当时只觉得觉得自己再过十年也赶不上,所以妈妈大概是被生活耽误的诗人。
大概是因为妈妈总是期许着美好,与她每日操劳完全不同的美好,所以她总会感觉到现实与理想的落差,这份落差赋予了她诗意,也充斥了失落。
妈妈的思想是传统与先进的矛盾体。生活让她毫无指望,期待着跳脱出来,但是家庭的纽带又时时的牵绊着她,所以她一直在苦熬着。
她就像一些老段子里面说的那样:小时候会说等你们长大了我就不管你们了,长大了要等你们娶妻嫁人之后就不管你们了,等到你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把孩子养活大了就不管你们了,孩子真的大了,她却老了。
回首一生,奉献二字。
妈妈是一个内心无比坚强的人,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做了全职的家庭主妇,但是我知道她想要的远不止于此。
大概是因为她自己经历过,所以到了教育我的时候她会十分严格。她告诉我要经济独立,任何时候不能依附于男人,只有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说话做事才能有底气。我知道这是她的人生经验。她总是羡慕那些有工作,有收入的阿姨,而她却被束着迈不开脚。
人们总要女孩子要嫁的好,可是怎么样才算是嫁的好呢?

我与妈妈在炕上那个 那一夜我们做了四次
我觉得势均力敌最好。不管是经济还是三观皆是如此。
就像我觉得爸爸其实没有真正懂得妈妈内心的想法一样,自己爱的,要共度一生的人却不是自己的知音,不免遗憾。
妈妈的人生我不知道自己到底理解了几分,有几分是几分吧。现在我总是想跟妈妈聊聊八卦,说说我的感情或者身边人的聚散离合,我希望有一个人可以让她一诉衷肠。
妈妈是一个善良又体贴的人,所以大家总爱找她说说心里话。上到六七旬的老人,下到一二十岁的孩子,有什么说什么,而妈妈也总能帮大家解答。
家里面亲戚的孩子们,在所有的长辈中唯独与妈妈特别亲近,都喜欢找机会跟妈妈坐坐聊聊天。过了好多年的邻居也从来都不会忘记妈妈,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总会要往家里拿。
有时候觉得妈妈的朋友圈像是一个广告聚集地,朋友们开了什么店或者有什么事情,妈妈总会帮忙转发,所以她的朋友圈呀,我实在不爱看,可是,这却是她对这个世界善意的表达。
我会随手给乞讨的人一些微薄的帮助,或者是随身带着食物喂那些流浪猫流浪狗,这些习惯都来源于我的妈妈。
这么好的妈妈,我却在叛逆的那些时候狠狠地伤害过她,往事果然不堪回首。
依稀记得刚上大学之后每次离家都是一阵悲莫悲兮生别离的伤感,我大步往前走,背影潇洒的挥手再见,转身后眼泪哗哗。而妈妈早就在我下车那一刻起不敢看我了,我好几次看到她偷偷抹泪,我都知道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