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家庭

玉米地里的疯狂寡妇 乡村玉米地之胡玉英

时间:2018-09-15 11:45:42  

玉米地里的疯狂寡妇 乡村玉米地之胡玉英

玉米地里的疯狂寡妇 乡村玉米地之胡玉英

  炎热的夏季,火辣辣的太阳,满山遍野的绿色。绿色象征生命。夏天就是一个生命跳动的海洋。

  绿的树,绿的草,最让人心动的是绿油油的庄稼了,就连迎面吹来的风也满载着浓浓的绿意。

  玉米,是我们山区最好的庄稼,山里人的当家口粮。山里农民种玉米种出了名堂,种出了花样,种出了艺术。

  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经他们玩戏法般一变,玉米狠不得从脚到头都结满果实。种庄稼也挺有诗情画意,要不,古代怎会有那么多王公贵族崇尚那“男耕女织”温馨惬意的生活呢!

  难怪,大热的天,农民就喜欢在他的艺术品里陶醉。农民往玉米地里一站,哇!就是一幅绝好的风景。

  当农民挥汗如雨的时候,这就成了一首诗:……(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农民本身就是一首诗,一首悲壮的诗,一首厚重的诗,一首吟唱了几千年的诗。

  你往玉米地里一站,你也是诗人。与诗亲密接触的人,难道成为诗人不顺理成章吗?

  刚说着,我的诗性就来了:玉米/穷人的命/也是富人的命/穷人为了吃饱肚子/富人为了吃出健康/有人说/现代人的命咋贱呢/人吃猪吃的/猪享清福了/猪吃人吃的……

  我一时无言。

  我脑海里闪现出当今城市的饮食健康危机:食肉怕生长素过剩、瘦肉精超标,吃疏菜怕农药残留,吃大米怕“美了容”的……

  以前总说人样样敢吃,样样能吃,然后样样吃绝。吃坏了生态,吃出了怪病,还吃出了一个什么“萨氏”“傻事”。人类面临灭顶之灾,吃着吃着居然不敢吃了。这是饮食文化的悲哀,是人类的“自残”。

  我本来写玉米,写着写着竟说上饮食上来了,这可不是跑题。

  人们在找不着吃食的时候,又突然呼唤回归自然,吃天然食品。于是乎,什么绿色食品、环保食品、天然食品应运而生。

  中央电视台曝光了触目惊心的造假食品,还居然打着“绿色”、“环保”、“天然”等标志。

  人啊人!你究竟是人还是钱,是人应该有点血性,是钱就无可救药了。钱可不是东西啊!

  人们走投无路的时候,蓦然回首,原来,我们要找的天然食品就在身边。于是我们又想到了玉米。

  我看着油光水滑的玉米,一坡接着一坡,一山挨着一山,怎样看也看不到尽头。我想,看不到也罢,山那边无外乎也是玉米。也只有玉米连着玉米的那面也许就是某个城市。

  城里人吃的健康食品就是我们这里产的。想到这,我突然觉得我们这儿就是城里人想要返璞归真的地方。我嘴角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我们像神仙。

  我继续看着眼前的玉米。今年的玉米长得真壮实,也许往年也是这样。成排成行的玉米绿叶高挺根基稳扎,像等候检阅的士兵。远远望去,这绿得淌油的茂密的玉米你挽着我,我挽着你,是那么团结。在阳光的照耀下,烁烁生光,就像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叶脉间颤动,可爱极了。

  如果阳光太强烈,不妨钻到玉米林下乘乘凉吧。蹲在高大粗壮的玉米杆子下面,玉米林立,环顾左右,除了玉米还是玉米。密密匝匝的玉米叶子挡住了火辣辣的骄阳,只漏下零零碎碎的光斑,微风吹过,星星点点,闪闪烁烁……

  坐在玉米林下,凉风习习,泥土纷芳,玉米那诱人的清香袅绕左右,沁人肺腑。侧耳倾听,窸窸窣窣,那是玉米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似有千万个生灵在歌唱。

  我仿佛听到了流淌着绿色的玉米神韵,这就是大地之歌,丰收之歌,生命之歌。

  一路寻迹,胡玉英去到了“凝·香”,很奇怪的是,大白天的这店铺居然关起了大门,门口还贴着告示,上面写着:

  “外出采货,店铺休业。”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