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网拉上来没有什么鱼,渔民看我们有些失望,又撒下第二网,第二网也只拉上来几条小鱼。海里已经没有鱼了,打渔真不容易。儿子体会到了渔民的艰辛和人类过度捕捞带来的后遗症。
如今整个坝光村正在建设深圳的国际生物谷。这里将成为深圳生物医药、生命健康、海洋等新兴产业的聚集地。小渔村将蜕变为具有山海特色的绿色生态湾区和比肩全球高度的生命科学小城。
又一年,我带儿子到南岭村求水山游玩。南岭村曾因为贫穷被戏称为“鸭屎围”,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响当当的“中国第一村”。村中绿树成荫、鲜花锦簇、商场林立、工厂云集,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
南岭村求水山公园里有一个深圳客家民俗展,介绍深圳客家人的民俗文化和迁徙发展。我们花了一天的时间,仔细认真地参观了解,对于一些农具,儿子很陌生,我就一一给他讲解。
展览图片中,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反映当年的逃港潮的图片。改革开放前,由于生活贫穷和饥荒,深圳大批的农民逃往香港谋生,许多村庄都“十室九空”。从罗湖边上经过,我们现在还可看见,香港的山光秃秃的,那是为了让越境人员无所遁形,防止逃港。
改革开放以后,深圳的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惊人成就,人民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如今,逃港已成为历史,深圳反成了香港人争相前来创业和发展的热土。
2011年深圳举办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让世界更加了解深圳。刚好此时,儿子学校布置了一个做小报的作业。儿子想到了介绍大运会场馆的主题。我很高兴,儿子已经会自己探寻深圳的奥秘。
周末一大早,带上相机,我和儿子两人坐地铁来到龙岗大运中心。体育场、游泳馆、运动员中心,每个建筑物儿子都仔细观察,认真拍照。
在运动员中心门口,有一排自行车整齐停放着,提供给大家绿色出行。儿子仔细阅读使用规则,当时深圳还没有共享单车,我们都觉得非常好,儿子把它写进了他的小报里。最后,绿色和健慨斏了儿子这期报纸的主题。这也正是深圳倡导的精神。
莲花山是我最常带儿子去的地方。儿子还不会走路的时候,我就用儿童推车带他上莲花山。在山顶广场,我指着邓小平塑像告诉我儿子:“这是邓小平爷爷,他是一位伟大的领袖,我们要感谢他。当年就是他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成就了深圳。”儿子瞪大眼睛,专注地看着我,好像听懂了似的。
莲花山顶可以俯瞰中心区,中心区高楼林立,是深圳现代化大都市的正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后来再上莲花山,在城市规划展厅,儿子参观深圳变迁图片展,津津有味。再后来他不但会唱春天的故事,还会讲深圳的故事。
爱深圳就是要了解深圳的人文、地理和精神。儿子踏遍深圳的山山水水,见识了深圳的美,了解深圳的成就,也感受了深圳的精神。因此也更加热爱深圳,更加感恩祖国,爱国情怀由此形成。他日,也许他会详细地向人介绍深圳,并且自豪地说:“我是深圳人,我是中国人”。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