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大爷付筱竹老孔小林 秦大爷门房付筱竹番外
付筱竹二十岁,短发,不戴眼镜,长得比一般人强,强的有限,身材说的过去,属于第一眼看了有印象,过一会儿就模糊了的类型。
在本市一所职业学院上大一,管理系。同学不少,女生占多数,跟其他学校比,情况正好相反。女的多了,不出校门,就能闻到一股社会味儿。
家在下面县城下属镇一个偏远村子,家里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大姐嫁人,二姐务农,小弟嗷嗷待哺。母亲身体不好,下不了地,只能搁家烧饭。父亲不到五十,皮肤黝黑,身上没一丝赘肉,精瘦精瘦的,走路习惯弯着腰,风一吹就晃,像个老头。
一家子,就这么活着。
但是,付筱竹不愿意。
六岁,她知道了穷的可怕。十三岁,明白了大学的含义。她毫不犹豫,立即发誓,我要离开这个地方。
上大学,去省城,过好日子。
即便这是生她养她的故乡,有她年迈的爹娘,还有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她也没有半点留恋。
她开始发疯般学习。清晨,傍晚,田间,床头。不分昼夜,夜以继日。什么事都不管,什么话都不听。她的眼里只有课本,脑子里只有习题。
乡亲们嘀咕,这孩子,学傻了。
乡下人没眼光,不懂什么叫皇天有眼,大道酬勤。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刻,付筱竹哭的稀里哗啦。辉煌的蓝图就在眼前,灿烂的未来向她招手。
试问天下,谁与争锋。
呜~呜~呜~
水开了,付筱竹惊醒。她一个箭步冲出,关火,提壶,摆好暖瓶,倒水,热气腾腾的雾,变化莫测四散开去。
没有征兆,她哭了,哭的悲痛欲绝。
一切努力都白费了么。
这是付筱竹被囚禁的第二十七天。
秦大爷不老,刚四十八。“爱河湾”小区收发室扛把子,手下无兵无卒,单枪匹马。小区建于十五年前,市里第一批商品房,规模不大,只有一百多户,四栋多层,管理起来倒也得心应手。
被称为大爷,跟他的行为特征有关。你看他巡街,一手背在身后,节奏地拍着腰眼儿,另一手端保温杯,四平八稳横在胸前,任凭路途坎坷,纹丝不动,没半分中年人的焦躁。
累了,寻个长椅坐下,身向后靠,腰板笔直,保温杯放右腿边,手掌摊开,十指伸展,手心冲下,伏在腿上,两脚间距半米,脚尖冲前,不抖不颤,微笑着跟路过的每个人点头,童叟无欺。
秦大爷独身,媳妇孩子扔老家,两年前一个人来城里打工。试了几样,都不满意。人家对他不满意。嫌干活太肉,慢慢吞吞。
秦大爷不以为然,他虽没文化,却颇懂养生,人不能急,岁数越大越得心平气和。被人开了也不生气,幸亏一个远房堂弟在“爱河湾”当物业经理,这才安稳下来。
平时喜欢读新闻。一开始,以国家大事为主,时间久了,精力就放在社会新闻上。尤其那些标题凶险刺激的文章,看见就不忍错过。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能做出这种事,太丢脸了。秦大爷喜欢总结。
生活太平静,无聊。这是秦大爷跟街坊聊天的用词。潜在的意思,精力无处发泄。一个正值壮年的男子,工作清闲,身体好,能吃饱穿暖,总得琢磨点事。
肾气太足,胀的难受,敲打敲打腰眼儿,舒坦些。
一个月前,经过跟堂弟沟通,“爱河湾”社区小超市,以收发室为基地,正式成立了。
小区外来户多,年轻人占大头,开设小超市,经济利益十分可观。孩子就要上学,钱要的急,靠秦大爷那点工资,招架不了多久。多项营生,人能活泛起来,旺盛的精力多少宣泄一部分,腰眼儿也就不那么胀了。
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让秦大爷陷入困境。
他喜欢的巡街项目,没法继续了。小超市不能断人,遇上进货更忙的人仰马翻。一边是友情,一边是爱情。两个都不想放。
只能找人了。
宿舍八人,高矮胖瘦。能跟付筱竹聊到一块,只有一个叫张丽的,在她上铺。原因很简单,张丽也是农村来的。
其余同学,都是市里孩子。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时不时夹带几个时髦词儿,聊天内容付筱竹听都没听过。想插几句,刚张嘴,忽然想到口音,赶忙闭上了。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