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家庭

母亲的玉腿1一6篇 我征服了美丽黑丝母亲

时间:2019-02-19 13:34:47  

  为了不让母亲再度陷入昏迷状态,不多一会,我又接着问道:“妈,知道到什么地方了吗?”母亲悠悠的说:“已经过了大黑山,即将进入沙沟箐了。”又过了一段时间,母亲被我握着的手却突然顽强的动了一下,只见母亲睁开疲惫的眼睛望着我说:“儿啊,我们已到村口了,就要回到家中啦!”

  现在想想,我都不知道当时平躺在救护车里面的母亲,是如何知道一路上这一个个的路口的。

  我的母亲生于1934年冬月,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一生经历过国民當统治时期和共.产當执正“两重天”,是元谋这片热土地上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母亲在家中排行老八,由于家中儿女较多,14岁那年,便早早的嫁给了我的父亲,和父亲一起共同撑起了一个贫穷得摇摇欲坠的家庭。

  年轻时的母亲聪慧、要强而又为人和善,虽然目不识丁,却心算能力极强,记忆力也是超级的好,以至于离世之前,仍然思维敏捷,能够想起一生之中点点滴滴的往事。

  母亲年轻的时候,正赶上“放卫星”的时代。其实,所谓的“放卫星”,也就是现在的劳动竞赛,母亲每天都能健步如飞的从十几公里的大山上,为生产队挑回三担柴火,每天来回三次,每担都是100公斤以上,无论薅秧除草、栽种收割,母亲年年都是村中第一名,是村民公认的“放卫星”能手。

  除此而外,母亲还自小便养成勤俭持家的好习惯,无论村中、家中,母亲总能能做到精打细算,很少出错。为此,母亲也是村民公认的记分员,派工、计分及分配等诸多杂事,也都少不了母亲的参与,由此,村民们便给我母亲起了个“小算盘”的绰号,但母亲坚决不应答,谁叫这绰号便根谁翻脸。

  由于历史原因,小学未曾毕业的父亲年轻的时候,也被村民破天荒的推选为生产队保管员、生产队会计等职务,这也更增添了母亲在家庭中的劳动强度。1958年是饥荒之年,也是我父母最为困难的一年。

  那年,我的瞎眼奶奶离开了人世,我的大姐也在那年来到了人世间。母亲说,那年实在是饿得慌,我父亲把生产队寄存在我家的种粮,偷偷舂了一些,熬了碗稀米粥给日夜啼哭的大哥喝,为此,父亲连续几天被批斗,全家的饭量也被村集体食堂强行扣减,每顿仅有4公两掺了大量杂粮的午饭。为了能让年幼的大哥活下来,父母只能把年幼的大哥送到外婆家扶养。

  那年的冬天特别的冷,由于担心年幼的大哥,我的母亲在做完生产队派发的劳动任务后,连夜赶往外婆家,想把年幼的大哥接回来。不想,到达老拜箐的时候,我大姐却意外的提前降临到了人世,孤独无援的母亲冒着寒风,扯断系带自己接生,然后脱下还来不及换洗的外衣,怀抱着我大姐原路返回,走了十几里路,淌过冰凉的孟岗河,硬是把我大姐抱回了家中,而那晚,我的父亲却整夜在小团山上指挥村民“大炼钢铁”。

  天放亮的时候,我大姑妈得知消息后,匆忙赶过来看望我母亲,并煮了一碗面汤给我母亲吃。休息一天后,我母亲便走出家中,和村民一起下地正常参与劳动了。1963年,二哥降临人世,不巧的是,那天我父亲因为帮助邻居盖房子,也是整天未归,家中只留下母亲苦苦支撑,自己照顾自己。直到多年以后,母亲多次向我讲起她这一辈子刻骨铭心的这段往事,也总是心有余悸,泪眼婆娑,总说,想不到我还能活到现在,过上这么衣食无忧好的日子啊!

  在我的记忆力,母亲这辈子的聪慧是无人能及的。我的童年是物质高度奇缺的年代,每餐饭都要掺杂大量的白薯条才能保证家里的每一个人勉强能够吃饱,更别说多余的零食了。为此,我母亲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吃好的好,不饿肚子,而且我母亲总是十分聪明,只要她看过别人做一遍,不管是种植什么,还是做什么样的副食、糕点,我母亲总是能够一学就会,而且比别人都还要做得好。

  从我记事起,我母亲就会腌制水豆食、酸腌菜、卤腐等食品,逢年过节,还会用大米、玉米等不同食材曝制酥香的米花。每年的中秋节前夕,全家人都要围坐在一起,在房梁上用铁链吊起一口平底锅,锅下面用山中最好的红栗柴,燃起熊熊大火,锅盖上面同样堆放着滚烫的炭火,锅内放着用自制的红糖水和制的麦乔饼,不需多长时间,热气腾腾的乔饼就可以出锅了,每一个中秋节,那乔饼都要装满几个竹篮,从此,整个老屋两、三个月便都飘满了乔饼酥香的味道,那味道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永远难以忘记。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