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被扶着腰从后面慢慢深入,车上挺入老师深处律动视频。李桂英被尿憋醒去上茅房,“丈夫“杨世贵睡在门口床铺上打着呼噜,这个男人如此一睡好几年,就是怕自己半夜跑掉。为图方便,在家中挖出个茅厕,搭上几块树皮,倒也凑合着过。

盘算着日子,李桂英被卖到他们家三年有余,当初杨世贵强行与她发生关系,就那一次怀上个女儿,现在也已满两岁。
时间在煎熬中过得飞快,李桂英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远方父母,还有丈夫王德发。
几年前,李桂英在外地打工,和王德发是同事,俩人情投意合开始谈恋爱,不久后见过彼此家长便领证办喜事,婚后打算要孩子,王德发便叫李桂英辞去工作安心在家养身体,好生个大胖儿子。
待着无聊,李桂英想回老家住段时间,那时候都是绿皮火车,得慢慢摇一个晚上才能到家。
一个人坐车闷得慌,邻座一位大姐和李桂英攀谈起来,旁边是大姐老公,三个人有说有笑,渐渐熟络起来,时间也过得快
火车在中途站点停靠十来分钟,李桂英跟大姐夫妇下车透气,大姐拿出面包和饮料热情递过来,李桂英略一推辞也就接下,没有多想,结果吃完后头开始晕,接着便不省人事。
当李桂英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间破旧屋子里,旁边围着一群陌生人,从他们口中得知,自己已被人贩子卖给杨世贵做媳妇,成交价五千元。
2
杨世贵是家中老小,上面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家里很穷,住几间破土屋,地处偏远山区。他小时候上树掏鸟蛋摔下来,右腿瘸掉,脸上留下块大疤,样子极丑,加上穷,一直娶不到媳妇。
姐姐们已经出嫁,几位哥哥也相继成家,就剩下他单着,眼见三十好几,父母愁白头,一家人发狠心,凑齐几千块要帮他买个老婆回来,找到中间人联系妥当,人贩子不久后便把李桂英送来。
李桂英害怕至极,起初瞅准机会跑出村子,满目大山,不知往哪走,杨家人追上来把她逮住,狠狠打一顿叫她认命,之后轮流睡门口堵着,日夜把守,李桂英只能乖乖就犯,但心中孤苦,一直在另找机会逃脱。
这一等,已是三年。
自那次出逃之后,李桂英一直保持温顺态度,又生下个女儿,随着时日增多,杨家人对她戒心渐弱。
一次女儿高烧不退,当时杨世贵外出干活不在家,“婆婆”便叫大嫂带着孩子去镇上诊所看病,李桂英要求同去,“婆婆”松口答应。
这是李桂英第一次去镇上,离那个家如此远,仿佛又看到些许逃生希望。
医生确诊女儿受过风寒,需要挂水。一切办妥,李桂英跟大嫂说:“我内急,去上个厕所。”
大嫂点头同意,略一思忖,便托护士找根棍子举着吊瓶抱着女儿跟上来,守在女厕门口。
李桂英入厕方便,那时候还都是老式公厕,男女厕所中间仅隔一堵墙,不高,约两米,若是踏着厕所隔板,多费些力也能翻过去。
李桂英想逃,可身上无分文,心中对女儿也惦记,便暂且收下心思。
3
日子依旧,杨家人不让李桂英去外面干活,她便把家里操持妥当,再没表露出外心。
这个小山村里,多半是杨家亲戚,大家心知肚明李桂英是如何到来,便也心照不宣从不提及,况且村中不止他们一家买过媳妇,山里穷,有几个姑娘愿意嫁进来?花几年积蓄买个回来,传宗接代倒成为不错选择。
之后李桂英得到同意,可以跟着嫂子们偶尔上镇赶集,购买些日常用品。李桂英脑门转得快,在一次赶集时,故意把摆在路边摊位上一堆梨给“碰”倒,然后跟商贩吵架,说你摆摊怎么都摆街上,人家怎么过路呀。
商贩是位中年妇女,额头布满纹路,一看也不是善茬,尖牙齿利便跟李桂英理论起来。
赶集时人多,一出这热闹,大伙都围过来看,李桂英想趁乱逃走,或者把城管吸引过来也可以帮自己一把。
谁成想,身边两位嫂嫂闷不作声把那些梨都码好,有几个摔出点伤痕,她们就买下来,又跟女商贩讲几句好话,对方怒气渐消,也没再追究,李桂英见计划落空,心中有些失望,赶集机会毕竟一个月才一次。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