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这多年,每次我和我媳妇儿有什么小吵小闹,我丈母娘都批评我媳妇,批评了好多次,为了不让我媳妇再挨骂,我现在尽量让着她些,少吵架。我们兄弟两个,三个孩子。有时候星期天我嫂子和我媳妇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去我们父母家吃饭,我们兄弟俩回来晚了,她们一起开玩笑说,我们做的饭全吃光了,没有你们兄弟两个人的饭。
司机接完一个电话后继续说,我妈现在的手机上,只记住我嫂子和我媳妇的电话,有什么事都给她们俩打电话,头疼脑热这些小毛病都是她们俩带着去看。现在我们家住九楼,我父母住六楼。只要听说我们小夫妻闹矛盾,我妈就气冲冲先把我骂个半死,一直向着我媳妇儿说话,这还是我的亲妈吗?
这位司机是如此幸运地遇到了相爱的另一半,又恰逢双方的父母都有大智慧,所以他的喜悦挂在了脸上,满心里都装着幸福,所以总有好运气。他对坐过车的乘客,多年都保持着联系,从不误时误事,乘客又放心把要送往B市的东西放心交给他,靠人品积攒的源源不断的客源,带来丰厚的收益,让他的家人过上更富裕的生活。
简简单单才是爱,平平淡淡即是真!
文中的主人公,都是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人。他们拥有的幸福感都是靠付出真心来换取的。
读席慕容的诗;“我在佛前求了500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时,蓦然想起,我与初恋的她就有一段500年的尘缘。
初初相识,那是在高原的一个冬天,北国的冰雪拥抱了山河大地,在一个晚自习课上,我溜到了一个同年级的一个教室里,不经意就坐在了她的身旁,那乌黑的头发,明亮的眼睛,端庄的体态,和炉火一起照的我语无伦次,不知道从那里来的,一种莫名的东西,搅乱了我懵懂的心,没敢多说几句话就赶紧跑开了。后来我们竟然被调到了同一个班,在时常默默的相互凝视里,我们从对方的眸子里读出了彼此的好感,后来,她异地求学,我写信向她表白,就正式相恋了,从那时候起“红豆”就一直伴我多年。有一回假期,她回来了,一起去她家果园里摘杏,杏还青,吃了一个酸的受不了,她也说真酸啊,但我还是一起欢笑着吃了好几个,牙软了好久,开心了好久,……初恋的味道就格定在那几个杏里。

第15章师姐的滋味 程师姐别装了啊嗯好棒
再后来,是我远离了她三千里,来到海边的城市,她时常在故乡的小河边等我回来,一等就是两年,那时候手机还没有普及,我们的通迅,完全依靠中国邮正,回故乡见她时,不经意的聊天中,才第一次知道:其实我们的祖籍地是同一个地方,山东沂南县的同一个小镇。当时就深感缘分的奇妙,相互印证,又知道在这两年期间,她父亲也带她回过一次老家,在她回老家时,恰好我那时候我也是在老家的,我们相距的直线距离还不到十公里,我们没有对方的音信,近在咫尺,千里相思,造物弄人,没有给我们相逢的机会。在回高原短暂的相聚后,我又一次离开了她,这一走,就再也没有相见,离别的时候,那也是一个冬天,她站在雪地里向我挥手,我骑着自行车,一次次的回头看她那渐渐模糊的身影,感觉车子重的骑不动,西北风拉长了泪水。
这一走又是五年,收到了她的来信,“家里给我介绍了对象,人很好,准备结婚了,再等不了你了”。读到这里,仿佛世界都已经破碎了,但我还是深深的理解了她那漫长等待的孤寂,在那无数个日升日落里,她行走在高原那孤单而又落寞的身影,多么让人怜惜,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于是我把这些年对她思念写下的日记,全都寄给了她,让她看完都烧掉吧,在每一个雨季里,在太平洋的风里,在飘落的黄叶里,在车窗外的风景里,在每一个团圆的节日里,都写满了无尽思念的文字。这些年我是听着、《窗外》,不断的在文字里寻找着慰籍,走过来的。感激她七年来的等待,因为家庭的原因,她不能够离开那片土地,因为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我错过了回去和她在一起的机会。我只有祝福她,从认识到结束,我们最亲密的举动也就仅仅是牵了牵手,对彼此的爱都用了我们生命里十年的光阴。都在思念和等待里度过了,人生又有几个十年?她怎么会有过这一份坚守?因为我知道她的心是在黄土高原的泥土里长出来的,我没有怨悔,只有感恩曾经的拥有。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