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抱着我腰一顿冲击小说 感受他在身体里的冲击小说
前言说明:这一篇是友人所写,友人笔名:蜗牛和它的玻璃瓶子,一直在研究文字,上一篇《这便是十年》,也是这位友人所写。我仅仅是被授拳转载。
好了,下面是正文内容
毛笔有什么不好呢?笔墨有什么不好呢?如果真能和一只毛笔过一辈子,他反而求之不得。
毛笔是由竹子和猪毛拼凑的,本是两样寻常的俗物,可一旦沾上墨水写下寄托感情的笔触,它便不同了,便被赋予了神性……
他脑子里经常有这样的想法,而且不经意间在别人面前展现出来,久而久之便得了“笔墨三生”的称呼,而且渐渐的小有名气起来,引得附近乡里人吹捧。
许多人送了小孩子过来给他教书法,同时也稍送些财物过来,大概是真想让孩子学点儿东西吧……也是从那时开始,冬夏两季的书法班渐渐成了惯例。
到了今年夏季的书法班开课时,“墨三”先生本不想教了。即使放着这群小孩子不管,没人送钱过来,他的存余也够吃咸菜馒头挨上一阵子,犯不着跟一群小孩子头疼。可最后实在经不住人央求,只得又开了一班。
既然答应开课那便开了,一群并不追求书法如何精炼的小孩子而已,便开了课随他们玩闹去……他是这么想的,同时第一节课也是这么做的。
直到时间熬了过去,小孩子们嬉闹散去,“墨三”在收拾教室残局时才发现隔壁炉子里已经没了火。已经到了该烧饭的时间,没了煮饭所需的热量可十分不妙。他手边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引火材料,可有些着急。
墨三踌躇之下,倒看中了文案上叠着的厚厚的纸张,那是小孩子们胡乱写着交上来的作业。他拿了纸张在手里,却又迟疑起来。
“唉!”他终于一拍大腿,拿起来那些字迹混乱的纸张投入了火炉。
他一边用火柴擦着火一边还想着:原本是张有用的白纸,可惜沾上这些幼稚的墨迹之后,反而变得廉价,实在可惜。
墨三又揉了那么三四张纸进去。幸而它们还有引火的价值,他这么想着,身为纸的本质并没有变,木纤维在火中烧的很旺。
“唉,没有价值的东西烧了就烧了,不可惜不可惜……”虽然嘴上这么说,可他心理还是隐隐的感到不舒服。
墨三随手又丢了一团进去,让火焰更旺了些。
突然钻出的火苗差点烧到眉毛。“啊呀!”他猛地仰头,站起身来扑打身上的飞灰,又踩灭了被火势喷出的一团纸张。
“咳咳,说你们没有价值,倒还生气了……”墨三恨恨的说,又丢了些木柴进去,试图将火焰引得更大。他也捡起地上被踩扁了的一团,打算重新丢进火炉里去。
捡起时他瞥了一眼,担心别是把张白纸误丢了进去,那可有些心疼。可这一瞥不要惊,让墨三像只被踩了尾巴的猫般跳了起来:
糟了!别是把藏在书案下的那些珍品误混了进去,那些可都是半个月前相聚时几个笔友写的呀!
他当即顾不得引火,匆匆跑回了教室,搬开堵着桌斗的几本书去看那些珍迹……
可当时刻意压在墨宝上的互赠的砚台还好端端的压着呢,而且他仔细数了数一张不少。
那这张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他小心揉开了捏在手中的一团纸,慢慢看了个清楚:一张下来寥寥的几个字,笔迹略显得幼稚,可居然有股子莫名其妙的气势在里面,让他看过之后为之一惊。
怪哉怪哉。墨三又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的确像是今天带着的这帮小孩子写的,因为字迹中细节有太多不足,犯了很多很多只有小孩子才会犯的初级错误,可文字讲究的那种骨风却时真真切切存在的,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竟是股别样的洒脱气魄。
这也怪了……难不成真是个了不得的孩子?他惊疑不定,可看上面的名字:右下角一个写的有些歪扭的“琴”字,反而扭得像“瑟”。好像还真有这么一个孩子……
墨三这时拍了下脑袋:坏了,引火的事情给忘了个一干二净。他只得放下这张略显珍贵的墨宝,再次去引火。可是这一回,他再也不愿用那些胡乱涂写着字迹的纸了…… 1/9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