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公交,人很多。
上来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个三四岁的小孩儿。那是个小男孩儿,眼大而有光,很漂亮。男孩儿向投币机伸着小手,手里捏着一元硬币。
车门附近坐着一位小伙子,他起身将座位让给了这对母子。
小男孩儿依偎在妈妈怀里,东张西望,最后盯上了眼前的一张车体广告。广告标题很醒目:“爱心医院无痛人流”。
男孩儿用手指着“人”字,稚嫩地读:“人~”。
妈妈很开心,大声夸奖他的孩子:“哎哟,儿子,你可真棒啊。这个字儿念什么呢?”妈妈指着“心”字问孩子。
“心~”,孩子又读了出来,妈妈又夸。
车内很多人都被他们母子吸引了,站着的或是坐着的。沉闷的车内因为他们的对话有了生机,时间好打发多了。
“妈妈,这个念什么啊?”
“宝贝,这个念‘爱’,爱心的爱。”
“妈妈,什么是爱心啊?”
妈妈被问住了,车内一片沉默。我竖着耳朵,等着听解释,同时也在想答案。脑子里面浮现出了小学试卷,上面写着“词语解释:爱心”。
妈妈还是很诚实的,过了一会,她小声对孩子说:“妈妈也不知道爱心是什么”。
车停了,母子俩下车了。我望着他们的座位,还在想着答案。将来我的孩子也许会问我同样的问题,我该如何回答呢?
终于,我找到了答案,那是字典无法教给我们的答案。很多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生活里、就在身边。最佳答案需要用心去发现、去记忆,这样才永远不会忘记。
那位母亲是幸运的,因为她在孩子问“妈妈,什么是‘人流’啊?”之前下车了。那位孩子是不幸的,亲身体验了一堂“爱心”课却不知何为爱心。
希望那位妈妈能告诉孩子答案,哪怕回家查下字典,因为孩子有拳利也有义务知道什么是“爱心”。
下了公交,来到客运中心,也就是长途汽车站。车站一片热闹。
“三轮儿,三轮儿,拉货,拉人儿!”
“旅馆,旅馆!”
“摩托车坐么?”
“咣啷啷,咣啷啷...给点儿钱吧……咣啷啷……”
“到哪儿啊?打车吧!兄dei打车呗?火车站,打车走吧!”
“免费去医院,免费去医院了啊!”
“北京,北京!”
坐上了开往D县城的长途车,车载电视播放着二人转。
坐在我前面的一个胖子抽着烟、脱了鞋、翘着腿看得有滋有味,不时的地吵着没画面了。
售票的小子起身用手拍了拍电视,画面又有了。
售票的小子20来岁,从汽钞旜站起就骂骂咧咧地没停,司机五十来岁,不时附和几句。
他们很生气,只因为车上就4个乘客,出站前有几个乘客被别的车抢走了。小子扬言要买10斤白糖放进那仇家的汽车油箱里,司机则纠正说放进机油箱效果更好。
四个乘客,两台二人转。香烟,臭脚。
车停在了半路,等人,小子下车拉客。众人催,司机不走,随口搪塞说快了,快了。

他抓着她的腰开始冲刺 滚烫的大东西就横冲直撞向花心
10几分后小子飞奔上车大喊:“快跑!他妈的快跑,交警追来了!”
汽车全速逃离,5分后没见警车跟上来才减速。那小子的牢骚变成了庆幸,继续他的自言自语,满嘴污秽。
3点半,到客户单位,得知负责人L刚刚出去办事儿了。
等,崔,等,崔……
4点35,他拎个破广告牌子回来了,寒暄两句接过发泡去提款。
不一会,L空手回来了:“我们单位4点半以后不能提钱。”
真他妈的,可知老子来一趟多艰辛,你丫就不能早5分钟回来?我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度你!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