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缘分要来的时候是挡不住的。在他们要离开的那天,他主动问我要了电话微信,还说下个月还会来。我也没当一回事就都给了他。没想到他果然又来了,而且每个月都会抽时间来西安。遗憾的是,那时候他已经有家室了—这是我的底线,绝对不碰有家室的人。
可是爱情让人盲目。我一边纠结一边又很喜欢他。然后觉得反正也不算是在恋爱,那索性就先这样吧。转念一想反正也要出国了,这件事终究会不了了之。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他。从各个角度来说他都是我心目中完美的另一半。但我又始终觉得有罪恶感。
之后的日子很难形容是什么样的感觉。一方面会慢慢爱上对方,所以就会期望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又觉得反正也没结果,就走一步看一步吧。
人总会予取予求。一开始你以为自己会很理智,你以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但是后来你会发现你投入的感情越多,你想要的也就越多。这世上根本没有什么不求回报的爱。但现实就是他在异地,并且还有他的家庭需要照顾。而我只能始终作为一个局外人。在一切的人方节假日都只能假装自己不存在,更不可能要求陪伴。而陪伴是寻找另一半的重要意义之一。
后来去了新西兰,慢慢联系渐少。在一次假期回国的时候,我去上海找他。他表现的不冷不热,然后冒出一句话:我叫我儿子来上海玩他都不肯来,说我工作太忙怕打扰我。言下之意就是我已经打扰到他了。看吧,在你看来是漂洋过海来看他,而对方只觉得那是打扰。第二天我收拾了行李离去。
一切都像开始一样不经意和云淡风轻。向来不喜欢分手的时候恶语相向或你死我活。感情就是感情,很纯粹的东西。不爱了就离开,没有那么多为什么,也不必追问。保留最后的体面才重要。
后来我常常回首这两段比较深刻的爱情。一段是爱我的人,一段是我爱的人。最终都无疾而终。也没有什么遗憾。只是在一段关系中,一旦有了一件事是你内心一开始就无法接受的,那就千万不要勉强。就好像芥末再美味也抵挡不了我对三文鱼的厌恶。
接下来的几年,我又保持单身。规律的工作和生活。习惯独自看电影和一个人健身。也会继续尝试去一些我还没有去过的地方。至于缘分,我想我会好好把握那些值得认真对待的人。但已不会让感情的价值大过生活意义的本身。
btw,春节终于可以去台湾了,一个和前任计划过两次都没有成行的地方。但我之所以去台湾不是为了要了结和他的遗憾,是因为我自己一直就想去。别人给不了的,就自己去实现。谁也无法成为对方的彼岸。另外,我要去拜月老,听朋友说很灵验。最最重要的是,我还依然相信爱情。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