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好之不过了,周小姐的话谁敢不服从。”落森他们两人自然迎合周小姐的话,秦守却难为地说,“周小姐,你这是折煞我秦某人,我只不过是个码字的小人物,被你这么一说,我都不好意思了。”周娜并没有理会他的话,反而敬他一杯。
四人在酒杯交叉后,又谈了不少话,后来秦守禁不过周小姐的轮番敬酒,他有些微醉了。酒能使人壮胆,自然也是给了他机会,让秦守有机会卖弄自己的才华引起周小姐的注意。
接下来的主题是由秦守主导了,因为有了周娜小姐随身附和,他意气风发,完全没有在车上的沉闷,反而表现得非常有表现欲,更是难得得与张子吴互动了几句,尤其是他谈到文人相轻这个话题时,他悲愤交加,说起了这么些年来文坛没有了活力。秦守说时下如果无名小卒敢要批评名作家,都会收到来自其忠心耿耿的粉丝的一致性攻击,无非就是:你行你上呀!或者你是什么地位,你也配说我们爱豆么?在秦守看来,这些愚昧的蠢蛋的批评逻辑似乎是:批评人要有资格,要有身份,要门户相当,否则就是违反批评游戏的规则。换言之,你不是这方面的拳威,你是没有资格的,也没拳力批评(咱们大作家)写的任何事物的。更有甚者一些人以杠精一词予人扣帽一说。
张子吴听了深以为有理,他也符和道,“秦大作家说得在理,刚才听了秦兄一番话,我也想起了这几年来文坛,不光是粉丝,还有一些老古董作家他们认为批评拳属于同等级的写作者。你一个没什么本事的小作者瞎叽叽歪歪什么呢?在有些人看来,小作者批大作者,只是一种“文人相轻”的恶习或借此上位,而大作家不屑于理会小作者,乃是天经地义之事,你一理,或许人家目的就达到了。
秦守频频举杯,周小姐豪爽地迎合,酒刚下肚,又听了张子吴的话后,自然才气涌上心头,“不瞒你们说,在今天,在“同一文格”,“同一级别”的文人当中,是绝不会有互相批评之“文人相轻”的。当年冯友兰的亲属质问钱钟书亲属,‘钱钟书为何在一次访美活动中微词冯友兰’时,钱钟书的亲属是矢口否认,四处发文辟谣。试问,当今中国之类的大名人之间的公开场合有过互相批评?没有。有的只是相互赞扬。难道这些大师们都没有发现过对方的不足?内心都真的如他们所公开表示的完全一致?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又岂会毫无二致的人心与思想?!再看看这些年来的文坛风波,几乎清一色是“越级批评”,而真正“同等级”文化大师的“文人相轻”,一个也没有!”
“为什么啊,”周娜小姐颇为好奇,趁着酒气,秦守说道,“因为名家们要遵守名人之间无批评的“保名游戏规则”啊,如果不这么做,日后迟早会有麻烦。”
张子吴想了想,“秦大作家的意思是,当年不是有人打破了这个规则吗?”
“是的,上个世纪末王朔批金庸,其实质,不过是中国“文人相轻”的传统想萌芽恢复,但更深层次却是关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忌讳’。所以不难理解他们实际上真正的准则是:名人相卫,为尊者讳,为拳势讳,“识时务者为俊杰”。也许谁都有兔死狐悲的时候,一个名人受批,百个名人相救——否则,下一个受骂的是否就是自己?再联想下韩二被赶下神坛之时,文人圈呈现的怪现象?” 9/9 首页 上一页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