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业他不管,因为我语文成绩班里第一。数学作业必须看,因为我数学总是粗心大意,马马虎虎算中等。
我天生对数字不敏感。成年后,凡是遇到跟数字打交道的事情,闹笑话时,我就会跟别人吐槽这句话。这也是我回望小学经历时,得出的结论。
检查作业的时候,那场面非常有仪式感。外公打开眼镜盒,带上眼镜,坐在藤椅上。左手拿着我的作业本,右手拿着笔,我站在他的右侧肩膀边,暗中观察外公的脸色。
唯唯诺诺,气氛之严肃,弟弟也识趣的悄悄离开现场。
如果当天作业,自我感觉良好,我就的双手就可以自由活动,悄悄做些小动作。外公的藤椅靠头位置,是细细的竹子做的。检查作业时,我把它想象成是一个古筝,手不停的在上面拨弄。但如果自我感觉不好,手就会不知放哪儿合适。
如果当天的作业没有什么致命的错误,外公从头到尾,没怎么吭声,我就会暗暗心里松一口气,悄悄给弟弟使个眼神儿“耶!”
如果做错了题目,粗心大意,犯了低级错误,小则劈头盖脸一顿训,大则作业本和笔一起被甩向地面,然后再加劈头盖脸一顿训。
我就默默的把作业本和笔捡起来,去修改,修改完了再给外公检查……
这样的场景持续了六年。我的数学成绩呢?依然不争气的排在中游。所以我一度绝望,小学六年的时间怎么如此漫长?读完一年还有一年,没完没了。
可是到了初中,外公还是依然孜孜不倦的检查我的数学作业。啧!我还以为初中题目会难住他。
3
好不容易,上了初中,我却变怂了。一下子像变了个人,喜欢发呆,一个人看书,不再像小学那般疯野。
在我做错事,做错题时,外公好像也没有再像小学时一样劈头盖脸的训我了。
或许是因为住校的原因,一个星期回家一次,我变得越来越恋家了。
每到周末的时候,就开始苦恼:明天又要去学校。外婆给我塞了几块港饼,我放在自己的课桌里。一天啃一点,不舍得一次啃完。
饼子一点点的少,回家的日子一天天临近。等到周五饼子啃完了,我就可以回家了!所以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讲,啃这个港饼,意义非凡!
有一天,我的同桌发现我在啃饼子吃,她也馋了,让我分一点给她吃,然而我果断拒绝了。她又气又不好意思地脸红了,从此在她心目中落下了“小气鬼”的形象。
外公依然喜欢成绩好的孩子,对我恨铁不成钢。但我自己觉得觉得还好啦。
慢慢的,我回家不再害怕外公了,有时,看他一本正经的样子,甚至觉得有点可爱。
六年的时间很漫长,但是三年的时间却很快。很快,我毕业了,又开始了三年的高中生活。
4
上了高中,我变成了一个时而多愁善感,时而狂放不羁的矛盾少女。数学依然不好。语文依然数一数二。然而所有老师都喜欢数学好的孩子。
我努力让自己对数学感兴趣,认真去听讲,但是,还是学不好。索性放弃了,随波逐流,看我的闲书去。
我沉浸在文学的浩瀚海洋里无法自拔,我上课看,下课看,放假看,逃课看。当然,这些外公都不知道。
我每个星期总要从生活费里扣出一点,去书店精挑细选喜欢的书。我觉得我这个样子,再也没希望考上大学了。呜呼!只能与书为伴,一解哀愁!
谁知道,高三我一番瞎折腾,踩着分数线,幸运的考上了外公觉得还不错的一所师范大学。我们都长吁了一口气。
办升学宴那天,请了班主任和几个老师,外公坐在中间,和他们聊天,笑容满面,喜气洋洋。不知他那时是否还记得小学时,那个让他气到摔书的我。
读大学时,外公坐车从老家特地来了学校看我了一次。学校挺大,我带着他到处兜了一圈。还给他拍了很多照片。外公很开心。
这时他已经70多岁了。
5
大学寒暑假回来,我都第一时间先去外公外婆家,中午一定要跟他们吃饭。返回学校时,也要来一次,吃了中饭再坐车走。 10/12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