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妈有故事,不仅仅是看起来,就像看起来有故事的人,一般都有故事。
有人说,什么东西最令人吸引,故事;什么故事最动听,关于爱情。
是的,姑妈的故事,关于爱情。
没有什么缠绵悱恻的琼瑶情节,低劣恶俗的于正剧本,更不是风流少年与问题少女的爱恨情长。姑妈的爱情,女主人公是姑妈,男主人公就是姑父,从此再无其他。噢对了,还有一只泰迪,名叫嘟嘟。
姑妈和和姑父的爱情在普通不过了。与那个年代所有适婚的男女青年一样,经人介绍,相处,见父母,结婚,过程平淡又顺利。这中间唯一起过波澜的时候也只是奶奶不太满意姑父的家庭,说是不够体面,说白了,不够有钱。可能无论如何也要在一起是爱情里最呼之欲出的信仰,本来只是单纯按照程序处朋友的姑父姑妈,因为奶奶的一时反对,一下激起了姑妈一个少女为了爱情无论如何都要在一起的决心,和姑父渐渐的越走越近,爱的如胶似漆。很快这对自予的苦命鸳鸯向奶奶宣誓,无论如何都要在一起。最终好在姑父的工作稳定,在当时我家所在的县城里的机挟敡做工程师,首席。其实也就是厂长接了生产的单子首先交给姑父去做,姑父手里有任务是才会交给其他人,这在街坊邻居的眼中看来我们家未来的女婿有盼头。这一来二去,奶奶的耳根子软了也就点了头。姑父姑妈的日子就开始过下去。
有时,你不知道人生还有多久,于是就在路上彳亍,不紧不慢,不悲不喜。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都可能不足以让你碰撞出激情,于是你还是不紧不慢,不悲不喜。遇人停留,遇事踌躇,可是时间没有等着你,就一直向前,向前。
奶奶当时能同意了姑妈的这门婚事,还有一点就是姑妈比姑父稍稍大了些。人们都说男人四十一枝花,姑父在这般如花的年纪被派到了遥远的西双版纳,成为当地的一个合作厂的技术监督,除非那个场子倒闭,姑父的工作都将在西双版纳进行。姑父顿时就成了即将迁移的人,在西双版纳长居。姑妈听了这个消息,既不哭也不闹,姑妈说都一把年纪了,该怎样就怎样。那时的姑妈虽然不年轻了,却远远不到一个四十岁女人的样子。于是姑父留下了母亲、女儿和姑妈,只身一人和厂里的技术团队去了西双版纳,这一去就是十几年。期间姑父公修和春节都会跑回来待个十几天再走,姑妈也和从前一样,伺候着姑父的生活,该打麻将的时候照样呼朋唤友开一桌。头两年,姑父问过姑妈,要不要跟着他一起去西双版纳。姑妈想了一会看着姑父的双眼就回答说,都一把年纪了,该怎样就怎样。说完依旧看着姑父,很久才松开,仿佛姑妈的回答是拳衡了千万遍又仿佛是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姑妈看着姑父不知道是想看他的反应,还是安定自己的内心。其实姑妈说她是舍不得这群麻友,怕去到那边找不到战斗力这么持久这么强的。于是之后剩下的十几年,姑父就再也没有提过这个话题。再过两年,姑父有一次坐着火车熬了几十个小时一身疲惫的回来过春节,一起回来的还有一只小狗,几乎刚出生的模样,品种是泰迪,毛发稀稀落落的,颜色还是很淡的灰棕,还没有成年狗的外形。因为这只狗姑父在火车上几十个小时都没怎么合眼,怕一不小心人家把狗给抱走了。姑父说怕女儿出去工作没人陪姑妈,快回来的时候听说朋友家的狗生了个几只崽,就抱了一只回来给姑妈养着。姑妈看到了这只狗,觉得有眼缘,喜欢的不得了。那只狗虽小也懂得人情世故,见姑妈就往她腿上蹭。姑妈一把抱起小狗,轻轻啜了一口,说嘟嘟好乖。于是姑父连着所有人就默许了这件事,一口一口的嘟嘟叫着。姑父把嘟嘟留下之后,又回到了西双版纳。和姑妈通了几次电话时总说最近单子多,忙的厉害。于是连着三四年姑父都只是一年就春节回家一次。
有人说,食物久了会变质;爱情长了会被腐蚀。
何况爱情的另一头在西双版纳,隔着万水千山的城市。
于是另一头在西双版纳衍生出了另一段和姑妈一样的爱情。
姑妈起初并不知道,也只是听几个麻友的丈夫说姑父在那边过的不错,姑妈还挺开心的。后来,当年跟着姑父去西双版纳的年轻小伙再也受不了在西双版纳蹉跎了岁月,纷纷通过各种关系被调了回来,成家立业。这时的姑妈才从这些小伙的口中听到了越来越多的风声。姑妈坐不住了,姑妈将嘟嘟交给一个同样养狗的麻友照顾,隔着一天就对姑父说,我在去西双版纳的路上。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