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说,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大部分还是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
保守治疗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包括休息、牵引治疗、按背、药物治疗等。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择:
首先卧床休息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治疗。
因为椎间盘在正常生活里面,起到支撑体重的作用,在直立或者坐着的时候,椎间盘要承担很大的重量,这时候里面的压力很高,对神经根产生的压迫相应比较重。
大部分人也不是很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比如说膨出,通过卧床,整个脊柱完全的放松了,椎间盘的压力减轻,它对神经根的挤压就减轻了。同时有的病人椎间盘压迫了神经根以后,神经根本身会有些炎症,你卧床休息以后,椎间盘压力轻了以后,神经这些肿胀就会慢慢减退,实际上也达到治疗的目的。
如果说保守治疗解决不了,就要寻求一些其他的方法。
某些药物也可以起到比较好的作用, 这些药物主要就是针对炎症反应的,减轻神经根的水肿,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通过这些措施来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再就是手术治疗,依据不同病情,可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常用的药物主要有以下一些,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选用:
非甾体抗炎药:常用药物有布洛芬、罗非昔布。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适用于疼痛比较明显的患者,可能会引起皮疹、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2]。
脱水药物:常用药物有甘露醇,可以消除水肿,适用于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该药可能会引起皮疹、视力模糊、发热等不良反应[2]。
神经营养剂:常用药物有甲钴胺、维生素B等,可以营养神经,适用于有腿疼,腿麻等神经压迫症状的患者,可能会引起皮疹、出汗等不良反应[2]。
肌肉松弛剂:常用药物有替扎尼定、乙哌立松等,可以松弛肌肉,适用于伴有肌肉痉挛的患者,可能有嗜睡、恶心、疲乏等不良反应[2]。
注射治疗:包括硬膜外腔注射、选择性神经根注射、骶管注射、腰交感神经注射等,通过注射糖皮质类激素等药物,可缓解患者的坐骨神经疼痛,适用于伴有坐骨神经腰痛的患者[2]。
常用手术有以下几种,具体采用哪种情况,需要医生根据突出的情况来判断:
经腹腰椎间盘切除术:能很好显露出椎间隙,不损伤背部肌肉,可以比较完整得切除整个椎间盘,但创伤比较大,需要较长时间恢复,临床使用并不多[4]。
显微椎间盘切除术:在显微镜下,切开椎旁组织进行操作,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4]。
经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从患者的侧方进入椎间孔实施手术,创伤较小,出血少,是效果较好的微创手术[4]。
通过牵引不能彻底治好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于其作用效果还缺少缺乏高质量的医学支持。
牵引属于理疗,只是暂时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椎间盘内压力。
不能。
该方法可使痉挛的背部肌肉松弛,可以缓解甚至消除症状,但是并不能把突出的椎间盘按回去。
诊断明确,经长期系统保守治疗无效者。部分患者经正规系统的保守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且经 CT 或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应接受手术治疗。
病情逐渐发展,神经症状明显者。患者病情加重,出现肌力减弱,神经支配区域麻木甚至足下垂,查体出现神经损害的体征,结合 CT、造影等检查神经根受压状况与症状相符,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其他腰椎骨性病变,需手术治疗或探查者。
症状反复发作者。一些患者症状显著,经非手术治疗缓解后,不到 6~8 周又再次发作,影响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时,就应考虑手术。
急性发作,具有明显马尾神经症状者。患者在发病时出现马尾神经受压症状,如大小便功能紊乱者,需紧急手术摘除椎间盘。
一般来说只要是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据以往报道,腰椎间盘手术并发症为 4%~6%[1]。
目前来说,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是常规性手术,也存在一些风险,如:麻醉意外,切口出血、感染、神经损伤,术后复发等风险。
但随着手术技术进步,现在很多医院开展了微创手术,相对来说风险更小,有时可以在局麻的情况下进行手术,这种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所以不用太过担心并发症的问题。
一般来说,术后疼痛缓解很快,麻木等感觉异常恢复较慢。
手术过程中在切除椎间盘的时候要牵拉神经根,因此难免会对神经根造成一定的刺激,术后会出现诸如麻木或轻度无力的感觉。只要下肢活动存在,一般都不要紧。
可以复查 X 片或 CT 看看,如果没有发现什么异常,耐心等待两个月左右,看看症状能否消失。
如果症状不消失,但轻微不影响生活,也不必介意。如果症状比较重,再寻求进一步的处理。
有可能。
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几率,除与患者体型、生活习惯、工作性质有关外,还与手术医生的手术技巧、手术方式的选择、是否定期复查、是否坚持腰背肌功能训练等有关。
如果手术后没有注意休息,从事重体力劳动,经常搬运重物等,还是有可能会复发的。
没有特效药、偏方或秘方这类说法。
患者患病后要进行正规的诊断,进行科学治疗。盲目听信所谓的偏方疗法,可能会延误治疗加重病情。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仅限于轻症患者或者早期患者。
主要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以及理疗等综合治疗来减轻症状。保守治疗可以暂时缓解疼痛,但不能根本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劳累或者久坐久站后,疼痛会反复发作。
手术治疗:
适用于症状较严重,经严格的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反复发作持续加重的患者。
手术方法有很多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职业、主观要求,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范围、神经受损的程度等综合因素,来选择手术方式。
若症状还在急性期,如刚出现 1~2 天,或症状非常剧烈,建议先行休息适当保持不会引起疼痛的活动,并根据情况考虑服用消炎止痛的药物帮助症状减轻,再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
当症状随休息有所减退后,可以在无痛的情况下,尝试以下措施帮助进一步缓解症状(但若有任何症状加重或无效,建议立即停止进行并考虑就医评估):
站立位躯干侧移纠正
练习目的:纠正姿势的异常,避免不良姿势影响进一步恢复和引起后续其他问题。
动作链接:站立位躯干侧移纠正
俯卧 mckenzie 伸展保持/重复
练习目的:帮助进一步减轻症状,若症状逐渐由远及近改变,则说明该练习有效。
动作链接:俯卧mckenzie伸展
腰椎间盘突出通常会和活动时核心控制不足有关,因此需要核心稳定的练习和全身性的有氧运动参与提高我们身体机能。
动作名称:四点跪位抬手/抬腿核心稳定练习
练习目的:提高核心区域的稳定控制能力,帮助姿势管理,本姿势下脊柱压力较小,适合疼痛较明显的患者进行。
有氧运动(轻量)
练习目的:提高身体整体机能,改善身体的耐受能力、自我调整能力和心情,降低对于疼痛的过度敏感。
练习内容:在不引起疼痛加剧的情况下,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式,如快步走、自行车、游泳、跳绳、跑步等,通常以 15~30 分钟为宜。
由于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有特定的差异性,相比自己进行康复,康复师指导下的康复会更加精细化,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所处的阶段,按需进行手法治疗和康复训练,并给予充分的指导保证症状的持续减退直至消失,降低复发的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