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奇闻异事

高考语文总复习 散文类文本赏析

时间:2024-04-11 13:15:22  

解释题干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语言表达)主旨分析

叙述方式描写方式

叙述方式

顺叙、倒叙、插叙

描写方式

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直接描写-正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

正侧面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比喻:生动、形象拟人:人格化、生动化、形象化排比:增强语言气反问:加强语气反复:强调对比:突出其中一个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夸张:极力的表现

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描摹社会内涵哲理人生感悟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主旨即景物意蕴

→因人明品、借事明理→主旨即情感道理

→托物说理、直接说理→主旨即情趣理趣

→借景抒情、托物明理→主旨即精神意蕴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题目

18.请从两个不同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语句的表达特点和效果。(6分)

文本分析

本题考查赏析文中重要语句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参考答案

岭上多白云

(原注:词句出自陶弘景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说,不堪持赠君。)

汗漫

西湖九月,游船点点。偶有水鸟飞掠而下,把湖中颤动不已的荷叶当成了停机坪。西湖边,浙江美术馆前的广告牌——“岭上多白云:汪曾祺诞辰百年书画作品展”,吸引了我的视线。

我知道汪先生有三大爱好:写写字,做做饭,画画虫鸟花卉食材。

他的小说创作受教于沈从文的一个指点:“贴着人物写。”就是贴近所写人物的内心去写,合于世道遭际苍狗白云。八十年代起,他有《异秉》《大淖记事》等小说相继发表,延续废名、沈从文一脉风致,绘出江南风情图,于平淡中见惊艳。

他每天提着袋子到菜市场转悠,根据眼前食材构思菜谱,像作家根据掌握的素材构思文章。“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家常食材,经他之手,改变操作手法,锅中、盘中、碗中的色彩与滋味,焕然一新,摆脱了既往口舌感受中的陈词滥调。“辞必己出嘛,哈哈……”他这样端着菜盘子自我调侃,朋友们边吃边举大拇指,“味道好,好文章,哈哈…”他有秘诀:“粗菜细做。”比如,让大虾与土豆相依偎,出人意料,境界高迥。看他写的菜谱。如读明清小品。苦辣酸甜臭麻咸,喜怒哀乐悲恐惊,滋味一同。

受父亲影响,汪曾祺幼年有作画心愿。作文之余,时时随意涂抹花鸟虫鱼、土豆白菜,消遣散心。六十岁重新开始写小说,依旧大密度作画,被赞曰“文人画”。求画者多多,有求必应,腾出书桌一角就画。为林斤澜画荷叶,绿颜料不够用,就进厨房端出半碗菠菜汁,涂上去,那画面就隐隐有醋意,像在嫉妒那一朵荷花的美。观画者感叹:“生活气息多浓郁啊,原生态——怎么画的?”汪曾祺嘿嘿嘿嘿笑,不言。

庚子年,疫情未了,我在西湖边“偶遇”汪曾祺,喜悦起来。想到了苏东坡,忽觉得,苏与汪一古一今相似度颇高:都写字、做饭、画画,名动天下;都曾处于话语中心、受挫被贬于边缘;都因饮酒或吃冷饮而肠胃崩溃、遽然辞世;都怀着、表达着、遗存着对尘世万物的爱意深情。

浙江美术馆举办的这一画展,是汪曾祺生前与身后的首次画展。题材大都是花木虫鸟,人物画只有一幅《子瞻样》,子瞻或者说东坡,站在一棵树下沉思,身姿清瘤,不胖。规格大多是尺幅小品,受制于汪曾祺位于北京蒲黄榆家中的书桌。大幅作品。伏在地板上一挥而就,家人经过,须跳跃闪避。他嘿嘿嘿嘿自我欣赏一番,待画晾干,就卷起来扔在书柜上,抽烟、盯着天花板、摇荡着腿,去想小说中的人与事了。想着想着,眼睛木木着亮起来,一篇好文章就问世了。

汪曾祺从没有以画谋财的心机。其笔墨,完全是写

作之余内心的散放,自由复自治,这恰恰是文人画与商业画差异所在——不取媚于世人,独与天地自我相往来。苏轼、黄庭坚如此,吴镇、倪瓒亦如此,即便困顿不堪也拒绝以卖画求生存。他们是文人画的源头人物,创造一种画风,其实就是创造一种人格。当下,许多作家操持水墨油彩,自称画文人画,并试图进入市场。他们或许不明白:文人画难在有文、贵在有人,文须佳,人贵真醇,非率尔操觚者所能为。

“我的画,不过是一片白云而已,‘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汪曾祺如是说,是谦谦君子言,也是磊磊孤傲者独白——孤独的白,岭上云朵的白,来自秦、汉、魏、晋、南北朝……那个在云朵间获得愉悦感的陶弘景,汪曾祺喜欢。苏东坡也喜欢白云,曾作诗:“云兮汝归山,无使达人怕。”达人为何怕?东坡未明说,大概怕以云朵对比出一己的凝滞、污痕、不自在。

展厅安静,我慢慢走,慢慢看,看这些花卉虫鸟,如同在逶迤峰岭上看白云。

两枝紫薇花,在风中纷乱纠缠在一起。这画面上方,是汪曾祺落款:“紫薇花对紫薇郎。此画殊无章法,紫薇亦无章法。”无章无法,得解放,画画如此,作文亦如此。随风吹而动静起伏就美好,紫薇如此,岭上白云亦如此。

一只蜻蜓,从一盏灯似的荷花上空,振翅而起。寥寥几笔,画出一幅《蜻蜓荷花》。汪曾祺在右侧题款:“一九八四年三月十日午煮面等水开时而作。”我笑了。他慢性子,悠悠然作此画,蜻蜓急性子,等不及水开面熟就飞了——西湖上的天色吸引了它?汪曾祺爱吃面,有此为证画画也属餐桌、书桌之间的即兴之作。

汪曾祺用画画作日记。“夏雨。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一日天气闷热”。题款旁,是两叶芭蕉、一枝紫藤。他爱画紫藤。一九八四年五一节,画兴大发,作十幅画,最后一幅画就是满纸紫藤,题款曰:“后院有紫藤一架,无人管理,任其恣意攀盘而极旺茂,花盛时仰卧架下,使人醺然有醉意。”

他的画和文章,兀自在平淡中掀波澜。风吹水面,暗含深渊,文字就有了入心动人的力量。汪曾祺的语言就是风,暮春初夏时节的风,《诗经》“风”“雅”“颂”中的风,送来小温暖大感慨。画中有文章,文章中有画,汪曾祺的文与画里有阵阵风吹,让紫藤、野草、蔷薇、菊花、柳树等寻常花

木,以及那些花木般的卑微者,激动、感动、生动。在西湖边,我“遇到”汪曾祺,写下这些散乱文字,忽觉得白纸如云、黑字连绵如峰岭——风吹岭上多白云。

(取材于作者同名散文)

题目

19.作者说汪曾祺的文与画里“有阵阵风吹”,请结合具体内容赏析作者这样形容的妙处。(6分)

[解答]

叩神农

叶梅

青云梯

对横亘于长江、汉水之间,那一片云朵之上的高地,我心怀神往和敬畏。每一次走近它,无论是现实中,还是梦幻里,都忍不住屏住呼吸,久久地仰望,心里不断默念它的名字。

位于湖北省的神农架,方圆三千两百五十平方公里,奇峰险山均在海拔三千零十米以上,是华中大地上高耸的脊梁。群山万壑、峰峦叠翠,更有一处处峡谷幽洞,瀑飞溪流。亿万年生长至今无法穿透的原始森林,总在忽隐忽现的烟霞中,亦真亦幻,造就古来之人间仙境。

让人永远难以忘怀的是,炎帝神农曾在此架起云梯,攀山登崖尝遍百草,为民解痛除忧,留下了无数足迹和传说。“神农架”的大名便由此而来。神农不仅是三皇中的炎帝,还是雄健的太阳神。他的光芒闪动在珍贵经典的书页里,长存在人们的记忆中;而他的足迹,早已深深地留在了神农架的山水间。

炎帝神农与黄帝结盟,逐渐孕育了华夏民族,繁衍了炎黄子孙。神农仁慈而智慧,他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又制耒耜,种五谷,立市鏖,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最让百姓铭记的是种五谷、尝百草。他播下的种子,一直生长到如今,让我们每天都咀嚼着远古的味道。

那些救命的草,是他一样一样亲口尝定的。为解救饱受病痛之人,神农跋山涉水,到高接云霄、深接地府的巍巍群山里挖草尝药。遇到难以攀登的悬崖,他就砍树木,绑藤萝,架木梯。山外有山,岭外有岭,

神农攀越了这一带所有的高山,架起三十六座木梯。木梯从山地最险峻的悬岩一层层伸到云朵里,伸到可以与天对话的彩云间,人们称之为青云梯。青云梯与那片山脉的万物生灵,山、水、草木、动物、云朵、风和雨……共同感应着上天与华夏祖先的恩泽,骄傲地拥有了将它们包容为一体的名字:神——农——架。

生命之源

神农架境内河流纵横,瀑布、湖泊、深潭、湿地密布,山水相依,如诗如画。她丰富优质的水资源,乃天赐甘泉,中国南水北调的十滴水中就有一滴来自神农架。平日里,人们享用水时,有谁会去想她是从哪儿来的呢。

闻名遐迩的大九湖,是神农架最为璀璨的蓝色宝石,是月光下相伴群山的明珠仙子。九个波光粼粼的湖泊由一条小溪携带相连,犹如一串闪闪发光的明珠。在山的另一侧,竟还有一粒粒珍珠似的小九湖。大小九湖珠连玉串,明媚可人。

环抱着大九湖的山脉曾“浓林如墨,鸟飞难通”,但在近代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无序开发、围湖造田,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伤害,草甸和沼泽锐减,湖泊水面也被污染,甚至消失,野生动物被迫迁徙,部分珍稀植物逐渐消亡。为保护好大九湖这颗“高山明珠”和众多野生动植物,2006年9月,这里被划定为国家级自然湿地保护区,一度被围湖造田侵蚀殆尽的湖泊,苦尽甘来,形成了雨季五千亩、枯水季节一千五百亩的水面,终于恢复了罕见的亚高山湿地原有风貌。于是在这高山顶上的大九湖,一个个水色幽暗,就像蓝色的宝石闪动着光芒。就在大九湖的落水孔附近,一棵被人称作

“枯木逢春”的古栎树,树龄已有四百多年。如今,那棵峭拔的古树在大九湖的滋润下得以重生。还有那发源于“华中第一峰”南麓的神农溪,从高高的神农架流淌下来,湍急险恶却又不失玲珑秀丽,既温顺又刚烈,于雄奇的巫峡口东汇入长江。人们在巫峡口就会闻到神农架的气息,清凉、洁净,带着万千树木和药草的芳香。

神农架还养育了美丽的香溪河。香溪又叫“昭君溪”,汉代美女王昭君的故里。王昭君出塞和亲,成就了汉和匈奴两族多年的安宁和睦,以及岁月难以抹去的亲情。富有传奇色彩的是,在香溪河与长江的交汇处,碧玉般的香溪水与曾经浑黄的长江水汇合成一道彩带,四季风平浪静;完全不似那些同样从高山之间奔入三峡长江的河流,汇合处浪潮汹涌,波涛翻卷。

人们说这是因为昭君的一句安抚,长江的浪涛便恭顺地退去了,即便是夏季洪峰来临,波浪滔天,这由神农架奔流而至的香溪河口也仍然是一派平静。

园林之母

神农架早在十九世纪就在世界上为中国赢得了“园令之母”的称号。

英国人奥古斯丁·亨利在三峡、神农架一带采集了大量的植物,之后将五百多种样本带回英国,其中许多珍稀物种经过培育,成为世界著名的园林植物。他宣称在遥远的中国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地方”,那是人类梦想中的“伊甸园”。之后,英国的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先后四次深入到中国西部及神农架的茫茫森林里,采集了四千七百多种植物,制作了六万五千多份植物标本,其中有人们最为喜爱的“鸽子花”——珙桐,以及中华猕猴桃的种子。他雇用了二十多个身强力壮的当地汉子,将数不清的绿色植物背出神农架,又车载船运辗转送到英国。后来,那些原本诞生于中国神农架的芳香的小猕猴桃,经改良培育成苏格兰最重要的出口水果,但它已经没有了那只有神农架才能给予的清新和香甜。

威尔逊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的确是园林的母亲,因为在一些国家中,我们的花园深深受益于她所具有的优质品位的植物,从早春开花的连翘、玉兰,到夏季绽放的牡丹、蔷薇,再到秋天傲霜的菊花……这些都是中国贡献给世界园林的丰富资源。”

但在几十年前,“园林之母”曾经遭受过几次重创,神农架的大森林曾逐渐萎缩。1983年秋天,我第一次走进神农架深山,沿着弯弯山路,见到的是河沟里躺满一棵又一棵松柏冷杉,附近一片又一片的秃岭。那些没了树木花草的山坡,像被扒去了衣裳,裸露着突起的岩石。其间有气无力的玉米,一阵风便吹倒了。所幸的是,那一片片古老的原始森林在近几十年里,由被不断砍伐变为受到严格保护。进入新世纪之后,神农架人“见缝插绿”,栽种下大量的神农架原生树种。2016年以来,神农架国家公园,植被丰厚,大森林葱郁伟岸,在大巴山上构成了一道浓绿的屏障。当年那些光秃秃的山头,满山遍野是清雅挺拔的冷杉林,还有倔强蓬勃的乔木映山红、粉白杜鹃、灯笼花,以及叫不出名字的藤萝野草。

而人们能走进的这些山林还只是神农架的一隅。让我们记住神农架六十二万余位、树龄均在一百年以上的元老们吧;还有那近年在神农架发现的十株新增古树,以及八百五十五岁的青檀,七百八十岁的榉树、苦槠……愿这些相伴大地和人类的灵物,与山川同在,千年无恙。

(取材于叶梅的同名散文)

[题目]

19.作者文中旁征博引,或引用传说,或引用史料。请根据文章,结合文中相关实例,分析它们的表达作用。(5分)

20.文章以“叩神农”为题,意味深长,蕴含着作者深沉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请谈谈文章带给你的感悟。(6分)

[参考答案]

19.

示例1:作者在文中引用了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写出其孕育了华夏民族,繁衍了炎黄子孙,写出了人与自然共同感受上天和祖先的恩泽;作者还引用了外国人采集神农架的植物样本,充实世界园林的史料,写出了神农架贡献了丰富的资源。传说和史料都体现了神农和神农架的伟大贡献,表达了作者对其的赞美与敬畏之情)。

示例2:作者引用了神农尝百草与黄帝结盟,孕育华夏民族,繁衍炎黄子孙的故事,写出了神农架因此而得名,这让人们与自然共同感应上天与华夏祖先的恩泽,表达了作者对神农的敬畏。引用昭君出塞,写出神农架孕育河水,饱含历史,有传奇色彩,表达作者对神农架滋润万物的赞美以及对生命之源的赞美。引用英国人在神农架带回植物样本的事,写出了这里物种丰富,表达出对神农架的赞叹与敬畏,以及呼吁人们保护环境。这些传说丰富了文章内容,有文采,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示例3:例如“青云梯”引神农尝百草神,以神农来叙述青云梯历史,体现神农架悠久历史,表达神农架对华夏民族养育之恩。又例如“生命之源”引昭君出塞历史,体现神农架悠久历史与其中蕴含的民族和谐精神。引用使文章富有文化底蕴,使读者感受到神农架精神民族内涵的深厚。

20.“叩”字指叩拜。叩神农表达了作者对神农的敬畏和对神农架的神往。[1]因为神农仁慈而智慧,搭神农架尝百草,带来种子与植物,使我们有了食物草药,表达对神农的感激和感谢之情,使万物和谐,共享祖先恩泽,题目中农农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深化主题[2],传达敬畏,号召人们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3]

[1]先解释题干,这很重要

[2]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3]揭示主旨(作者意图)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