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说林篇》还记载了另外一则造人的神话,其中包含了人是被组合起来的意思。“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手臂,此女娲之所以七十化也。”高诱注目:“黄帝古天神也,始造人时,化生阴阳。上骈、桑林皆神名。”意思是说,在造人时每一个天神都造了人的一部分,然后组合起来就成了人形。这里最值得怀疑的就是“女娲之所以七十化也”。神话中没有说明七十化到底是什么,但从行文的上下来看,它肯定与造人有关,黄帝给了人类“阴阳”,所谓的阴阳是一种很虚化的东西,在这里可以将它看成是生命力,上骈和桑林给人的都是一些实在的东西,比如像手臂、耳目等,那么女娲的“七十化”很可能就是精神和意识,因为惟有精神与意识可以变化无常。《圣经》里在谈到造人时,上帝也用了几个复数“我们”,而在《圣经》中,上帝是最大的神,是他创造了宇宙万物,也包括人。可见人类的确不是某一神所造,是众神联合生产的产品,其中已经蕴含了人是组合起来的意思。古巴比伦的泥版文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以上是关于女娲造人的神话。不可否认,这则神话中后人添加的东西很多,比如女娲是婚姻之神的传说,就是后人添加进去的,这使神话失去了其本来的面目。同时我们也怀疑,女娲造人的神话很可能在流传的过程中丢失了一部分内容。这一怀疑在汉代出土的画像砖里得到了证实。
在20世纪,人们在汉代古墓中,发现了一幅很奇特的关于女娲造人内容的绘画,画中的女娲与伏羲都是人面蛇身,两尾相环,左右相交,下有一个小孩,双手牵着女娲伏羲的衣带,这是女娲伏羲造人的图画表示。但奇怪的是,伏羲手拿一个曲尺,女娲手持一个圆规。大家知道,曲尺和圆规都是计算用具,本身与神话的内容毫不相干,与其他神话内容也不相容。汉代的人想用这幅图画表示什么呢?我们可以这样来推测:这幅图画表示的内容本是女娲伏羲神话中的东西,在汉代时还有相当的流传,但是现在的神话文献中却看不到了,它肯定是神话丢失的内容,这些内容也一定与曲尺和圆规有关。那么神话的本来面目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圆规和曲尺在这里表示的东西,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科技和知识,只是在汉代人们无法表达传说里的高深技术,只好用当时最先进的曲尺和圆规来表达。这几乎是唯一的解释(见图八)。
(图八)
因此可以断定,在上古造人神话里,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讲造人的具体环节,这些环节知识的成分很大,也很高深,当时的人们根本不可能理解,因此逐渐从神话中剔除出去。在汉代时,民间口头上还有一些流传,所以被反映在绘画中。我们应该感谢这个不知名的画匠,他在无意中创作的这方画像砖,很可能是这个世纪发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他为人类的起源问题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那么,这幅画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女娲和伏羲用高科技创造了人类!将科学技术和造人神话相联系,这在世界神话中还是绝无仅有的。我们相信,如果没有神话的原型作为基础,作者无论如何也不会将这两种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东西统一在一幅绘画当中,这不正与我们“神用基因科学创造了人类”的观点相符吗?
“人是地球生物基因的组合物”这一观点,虽然很离奇,但在世界的其他神话中却可以找到大量的证据。
北美洲的米沃克人的神话说,造物主郊狼将世界创造完了以后,他想造人,可人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他心中没有底,所以就把所有的动物召集起来,大家一起商量。狮子说,它希望人有一个可怕的大嗓门,像它一样,使所有的动物都害怕。灰熊说,人应该有很大的力气,行动要敏捷,能无声迅速地跑动。雄鹿说,人如果没有头腿就显得呆蠢。猫头鹰说,如果人没有翅膀,就没有用处了……最后,造物主郊狼决定综合这些动物的优点和长处创造一个人。当然他成功了,从此地球上有了人。
《冥亡书》是古埃及的一部重要文献,它成书距今大约3500年左右,但这部书的许多思想和作品包含了距今5000年的《金字塔书》和《灵枢书》。《冥亡书》中写到,人不是用泥土造的,人是从克佩拉神和奈布—厄—彻神的躯体中产生的,神将他们的器人拼在一起,从而创造了第一个人。 4/19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