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其中两副棺木进行清理,只发现木枕、明代服饰、陶罐、尸骨等,没有出土有文字的文物。泰州市博物馆几位专家对保存最完好的一副棺木进行开棺,工作人员花了近2小时才凿开棺盖。开棺后,发现一具尸体被棉被包裹着,浸泡在褐黄色棺液中,液体刚好将尸身全部淹没。尸体身高1.6米左右,脸部轮廓清晰可辨,眼耳口鼻甚至眉毛都完好无损,头顶戴着两层布帽,依稀可见帽上花纹。但是令人遗憾的是,除了一些防腐用的中草药,没有发现任何随葬品,也没有发现墓志铭等文字记载,墓主确切身份还是个谜。
江苏泰州明代不腐女尸的考古探秘过程
据介绍,出土后的女尸,须肉身和衣物分开分别保存,以免女尸出现腐烂。因此,褪去其身上的衣物,便成了当务之急。,身上包裹厚厚衣物的女尸,被抬出冰柜。由于不需解冻,专家们随即着手对其“褪衣”。记者现场看到,连接女尸衣服两侧的“纽扣”,其实是一个两根布条扎在一起的“结”。女尸外衣被解开后,里面一层层衣服都是斜衣领,领口从右上开始,“终于”左腰间。
解开这些“纽扣”不难。按理说,给女尸整体“褪衣”时间不需要太长,但事实并非如此,整个过程持续了三个多小时。这是由于时隔数百年的女尸四肢僵硬,一件衣服前面“纽扣”解开后,并不能马上脱下来,而是要将其翻身俯下,从后背慢慢将衣服褪下,衣裾还有可能被枕在侧面身体处,有时甚至需要抬起整个尸身才能褪下该件衣服。女尸下肢里面穿的是裤子,外罩数条裙子,有的裙带系在腰间,有的系在腹部,也增加了褪衣的工作量。
被完全褪去衣物后,女尸的肉身被浸泡在一个类似浴缸的容器内,缸内放满了水。据泰州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王为刚介绍,容器内的水是福尔马林药水,可以对女尸进行防腐。而褪下来的衣服,继续放冰柜冷藏。下一步,泰州博物馆将约请上海科技馆专家对尸身进行专业保护,并请有关纺织品专业保护单位的专家,对其衣物进行保存。
江苏泰州明代不腐女尸为何能够不腐
尸体之所以不腐烂,是因为处在一个密封的空间里,隔绝了空气,微生物又相对较少,而浇浆层上有细微小孔,致使地下水渗进棺中,这恰恰又为尸体保存提供了良好的隔离空气的环境,才能保存至今。据介绍,从1979年最先出土古代女尸算起,泰州已经连续出土4具古代不腐尸体,两具男尸两具女尸,其中前三具为徐蕃夫妇和刘鉴,与刚刚出土的这具女尸一样都是明代人,这在省内甚至全国都很罕见。那么,泰州为什么经常出土不腐尸体呢?原文地址:http://www.ufo-1.cn/article/201605/1076.html
A独特地质
泰州市博物馆专家介绍,省里有专家曾对该疑问提出过自己的观点,那就是这很可能与泰州地下独有的环境有关。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B注入水银
此外,还有人猜测,尸体中可能注入了水银之类的防腐剂。因为泰州不像那些出土古尸较多的新疆等地那样气候干燥,泰州相对湿润,按理说不便于尸体保存。因此怀疑是注入水银。
C特殊液体
还有一种说法是,可能正因为泰州地势低洼,导致地下水渗入棺中,与棺中的物质混合,形成了一种可防腐的特殊液体。
认识其他的一些不腐尸体
长沙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在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1972年至1974年先后在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挖掘出土三座汉墓。三座汉墓中,二号墓的是汉初长沙丞相轪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马王堆三座汉墓墓主下葬年代不同。二号墓墓主轪侯利苍约下葬于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三号墓墓主利苍之子下葬年代是西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一号墓墓主利苍妻下葬年代可能还要略晚一些。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