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最大的黑洞有十万亿倍太阳质量,而宇宙最小的黑洞可能只有一个原子核大小,这些看不到的黑洞就是太初黑洞,也叫原生黑洞。太初黑洞是在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由于当时爆炸的压力造成太初黑洞的形成,一个原子般大小的太初黑洞质量却相当于一座山!
太初黑洞比原子核还小

黑洞是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发生引力坍缩产生的。而太初黑洞并不是由恒星坍塌而形成,与其他黑洞不同,太初黑洞是在宇宙刚刚创生时在高压条件下物质紧密结合的产物,而且这种黑洞质量比其它黑洞更加小,有时甚至小到连肉眼都无法辨别。太初黑洞的的尺度甚至比原子核还要小。
根据宇宙大爆炸在最初的几分钟之后,大爆炸的压力和温度非常高。在这种情况下简单的物质密度的波动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的密度变大,足以创造黑洞。尽管大部分地区高密度挤压会很快分散于宇宙的膨胀。原生黑洞是很稳定的,所以理论上是可以保持至今。
太初黑洞与暗物质有关
虽然暗物质被认为是宇宙的主宰,在一定程度上说,其是统治着整个宇宙,我们所能看见的宇宙中的物质仅仅是沧海一粟。但是,探测暗物质并不是通过正常的观测手段,由于暗物质不与电磁力发生相互作用,所以用传统的电磁波天文观测无法发现其存在,只能间接地通过引力效应来推断其存在。
研究人员认为:这项新的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暗物质到底是什么,我们已经知道其统治着宇宙,却还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太初黑洞在宇宙学中被认为存在于大爆炸发生后密度较高的时期,也就是处于宇宙加速膨胀的早期阶段。我们目前知道,今天的宇宙诞生于137亿年之前的一次大爆炸。
由于太初黑洞比目前宇宙恐怖的黑洞要小很多,其体积甚至比原子核还要小,因此不会将整个恒星吞噬掉,自然也不会把光也掩没了。与此相反,由于太初黑洞体积太小,与恒星发生碰撞等接触时,会导致恒星表面上出现明显的振动现象。通过观察恒星表面出现异常运动,我们就可以弄清楚在恒星内部正在发生着什么情况。
同理,如果一个太初黑洞穿过一颗恒星中央核结构,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其表面的振动来了解恒星内部的相互作用。现在,对于本次研究的科学家而言,可能仅仅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研究人员模拟一个太初黑洞具有多大体积,才可以使得其与恒星发生接触时造成恒星表面出现明显振动波纹。结果发现,当质量达到一个典型的小行星水平时,才可符合这个要求。
宇宙黑洞里面是什么,无限扭曲时空的奇点
全人类都想知道黑洞里面是什么,科学家们也对黑洞进行了无数设想。黑洞作为宇宙中最为神秘的天体,能够任何物质,有人认为黑洞里面是另一个空间,有人认为是无限扭曲的时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