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经常看到人死后,抬棺材很多年轻人一起抬,其实棺材本身并没有多重,最多四个人足够抬的动了,为什么还需要那么多人一起抬呢?而且现在的棺材也有不少人一起抬,或许不需要多少力气,但是棺材周围肯定都站满了人。
众人抬棺毕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传说棺材从出门到终点是不能落地的,如果落地就会不吉利,还有说法是如果棺材在哪落地,那就代表这人死后想葬在那里,但是还是不吉利的说法占据比较多,所以很多人抬棺也是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在古代的帝王死后,抬棺材的人曾达到过上万人,这也不单纯是为了不让棺材落地了,更代表了一种隆重。
现在的世人虽然也尊崇着这种棺材不能落地的传统,但是也慢慢地转化成了对于死者的敬重,前段时间著名艺术家午马去世,抬棺的人就有成龙、石天、姜大伟、岳华、曾志伟、狄龙、洪金宝及唐季礼等,都是为了表示对他的敬重。
不管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是否正确,但是毕竟也是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不管信不信,起码的敬重是应该有的。
现在农村人用的棺材,大多数胖球和柏树的,这两种木材都是相当的重,好一点大一点的棺材,可以达到上千斤的重量,抬棺材的时候,一般都是十六个人,都是年轻力壮的那种,但是也要走着歇着才能送到地里,
用农村人老一辈的话说,棺材越抬越重,是死人的灵魂在棺材下面拉着,因为他不想离开家,对家还是留恋,所以一直拉着棺材,不让人们把他送到地里,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棺材重,加上有的人下葬的地方比较远,抬重的人都是随便歇一下,就要立马再次抬起,因为下葬也是讲究时辰的,所以赶的比较急,这样以来才会感觉,棺材越抬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