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蝙蝠,可能很多朋友小时候都听说过它是老鼠吃盐变成的。这种说法产生的原因也是因为蝙蝠与老鼠这两种动物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蝙蝠和老鼠的头部很相似,面貌也雷同,都有一张尖嘴,嘴里有细牙,可以咀嚼食物,还都有一对小眼睛和一对能竖立的耳朵,看上去实在太像了,而且这两种动物身上的毛也很相似,蝙蝠如果匍匐在地上,不张开翅膀时看上去真的像一只小老鼠。

不仅如此,蝙蝠与老鼠的叫声也很相似,它们都会发出吱吱的叫声,活动习性又都好在黑夜里出来活动,只是一个在天上飞,一个在地下跑。因此才有了传说是老鼠吃了盐长出了翅膀变成了蝙蝠。
也常有一些不是很懂生物学的人认为蝙蝠也是一种鸟类,实际上它除了像鸟类一样会飞之外,身体构造与鸟类完全不同。鸟类都披了一身羽毛,翅膀也是长长的羽毛,但是蝙蝠却没有羽毛,它身上长的都是哺乳动物才有的毛,它的翅膀也并非长羽毛组成,而是皮肤形成的膜;再比如鸟的嘴是角质的喙,而且嘴里没有牙齿,蝙蝠的嘴却和老鼠的嘴很相似,只是牙齿比较细;鸟的消化道有嗉囊和砂囊,借助砂囊活动磨碎食物。而蝙蝠没有嗉囊和砂囊,消化方式与其他哺乳动物相同;而且蝙蝠不会像鸟类那样下蛋,它和哺乳动物一样是胎生哺乳的。

那么蝙蝠究竟是什么动物呢?它既不和老鼠同类,也不和鸟同类。在生物学上,老鼠属于啮齿目,蝙蝠属于翼手目,不过两者都属于哺乳动物。而鸟类和蝙蝠的差别就更大了,现存鸟类都属于鸟纲下的今鸟亚纲,共3个总目,9000余种。而哺乳动物和鸟纲是完全独立的存在。
蝙蝠独霸了翼手目这一个类目,因此人们又常称翼手目动物为蝙蝠,它是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共有2亚目19科185属962种。翼手目动物(蝙蝠)的典型特征就是在四肢和尾之间覆盖着薄而坚韧的皮质膜,可以像鸟一样鼓翼飞行,这一点是其他任何哺乳动物所不具备的。
据生物学家考证,翼手目很可能和灵长目有着共同的祖先,和灵长类祖先普尔托里猴(非常小,还没有老鼠大)或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两者或共同起源于类似食虫目的最原始的真兽类,只是翼手目的祖先为了适应飞行生活进化出了包括特化伸长的指骨和连接其间的皮质翼膜,这就好像鸟类的翅膀一样,而且前肢拇指和后肢各趾均具爪可以抓握,使得蝙蝠可以悬挂着休息;飞行都需要发达的胸肌,所以蝙蝠的胸骨进化出了类似鸟类的龙骨突,以利于胸肌着生;由于主要夜间活动,所以蝙蝠很难靠视力生存,因此又进化出了回声定为系统和发达的听力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