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对登月任务特别关注的朋友都知道,最近刚刚登月失败的印度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还好这并不是一次载人登月任务。不管是进入月球的正确轨道,还是可能会遇到的通信故障问题,都是导致登月失败的重要因素。如果无法降低登月会面临的风险,且没有可行性的任务计划,那这样的冒险便没有任何意义。
重点还在于,美国宇航局并不是没有登月计划,而他们下一次载人登月任务的计划时间是2028年。并且,这一次将不同于以往的暂时性停留月球,而是计划研究人员们要在登陆之后留下来,以实现人类、漫游者、着陆器和机器人之间的相互配合。毋庸置疑,该次登月任务将不同于以往,并且还需要在不同的时间点完成不同的任务目标。
在2024年,当任务还处于第一阶段的时候,需要实现欧洲服务舱和猎户座宇宙飞船的发射,实现月球表面的软着陆示范;
在2026年的时候,任务进入到了第二阶段,宇航员通过猎户座宇宙飞船的发射,并通过月球着陆器从而实现低月轨道分离,着陆器同时还会将月球上升的原件和转移仪器返回;
当时间来到2028年的时候,该次登月任务便来到了最后阶段,包含了加油任务、货物任务和下降到月球等问题,同时也将会有4为宇航员被发射到通道。
现代人类研究登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随着时间的递进,地球上的一些资源将会变得越来越缺乏,而月球上广泛存在的贵重稀土金属,则可以在这一方面做到很好的补充。并且,火星一直是人类继月球之后的下一个登陆目标,但由于火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比月球远得多,所以,成熟的登月技术便成为了登陆火星的跳板。
现在,越来越的国家都加入了登月探索中来,虽然其中并没有载人登月任务。但是,我们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以获取更多的月球信息,从而为之后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基地做好充分准备。这一步的实现不仅可以使得月球资源可持续性利用,更能成为人类登陆火星的跳板,这些才是现代人类研究登月的主要目的之所在。
简而言之,并不是现代人类不再热衷登月,又或是不敢登陆月球,而是我们目前的科学技术,并不能实现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实现可持续性资源利用,更无法借其实现火星登陆的远景目标。而且,科学家们也尚未找到解决月球尘埃问题的措施,它不仅会腐蚀我们的航天器部件,甚至还具有改变人与体DNA的能力。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冒着巨大风险登月,然后带回一些我们已经知道的信息呢?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