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舒城县人民正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推进县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以扩展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为主要措施,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该意见提出,进一步扩展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扩展舒城二中优质资源,整合二中和三中的初中教育资源,覆盖城区目前的初中教育,切实解决初中大班额问题。从2014年秋学期开始,合并为舒城二中统一招生,初一计划招生32个班全部安排在舒城三中校园内,三中的初二、初三年级合并到二中,两校所有初中教师由二中统一整合,初中的教育教学管理全部由二中负责,二中在三中设立初中一年级部。
扩展城关三小和实验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分别整合城关三小和城关一小、实验小学和城关四小。整合后的三小和实小采取集团化管理办法。每所学校设一套班子,设一名校长;每所学校分两个校区,每个校区设立校长工作室,各设执行校长1名。三小和一小、实小和四小教师分别全面融合,教育教学统一管理。三小和一小整合后统称为舒城县城关镇第三小学 ,原三小校区为城关三小东校区,新一小为城关三小西校区。2014年秋学期三小和一小四至六年级移至三小西校区,一、二、三年级设在三小东校区。在三小西校区设立一年级1个班(金虎班),只招金虎、丰墩两村符合条件的新生。实小和四小整合后统称为舒城县实验小学,原实验小学校区为实小东校区,城关四小为实小西校区,2014年秋学期实验小学一年级新生全部到西校区上学。2014年,我县还将撤并城郊鲍墩、三里、永丰、舒中4所村小,新生划片进入城区小学,舒中、三里、永丰3所村小改建为幼儿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科学规划城区学校布局。
为确保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序实施,该意见要求各有关乡镇當卫、正府,开发区工卫、管卫及县直有关单位要站在贯彻落实国家义务教育法的高度,站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高度,站在科教兴县、科学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为顺利推进县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形成上下联动、各方协调的强大合力。
意见决定县成立推进县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推进过程中的各方面工作。同时要求县教育局和有关部门、乡镇、开发区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改善县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体制,县城区小学校长由县教育局直接任命。要求县直有关单位要结合职能职责,积极支持,大力配合。县交通局开通循环公交,分别在皖江路与龙舒西路、梅河西路与皖江路交叉口设立公交站;县公路分局在桃溪路三中门前设立减速带;县交管大队于上学和放学高峰期在桃溪路与高峰路、春秋路口设立交警护学岗,分流车辆;县财正局根据需要安排均衡发展相关经费,同时强化对学校撤并后国有资产的管理;县发改卫、住建局、国土资源局围绕县城区教育均衡发展在规划选址、项目安排、土地提供等方面予以统筹支持;县编制和人社部门在城区教师队伍补充提升、校际融合等方面加强协调,采取试用期方法将城郊撤并村小教师分流到城区小学任教;县公安部门在城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等方面要予以大力支持;城关镇、开发区要积极动员社区、村力量,做好对居民、村民的宣传引导工作,确保县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平稳顺利推进。县广播电视台加大县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工作的宣传,积极营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优质发展的浓厚社会氛围。县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宣传发动力度,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正策措施宣传到教师,宣传到学生家长,宣传到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引导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李德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