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集镇出发20几公里,沿着蜿蜒曲折的道路循山而上至海拔850多米,便抵达与国家森林公园万佛山最高峰老佛顶遥遥相望的珓子石。这里空气清润、澄澈,古树、飞瀑比比皆是,而400多亩茶园象一张连绵的绿毯给美丽的小山村披上了盛装,蕴育着蓬勃的希望。这样的好山好水怎会制不出好茶?如此,余一付一趟趟到镇上、到县里,找专家、寻技术,宣传珓子石的无限风光和茶叶优势,在各级正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茶叶专家们一次次深入小山村给村民们上课,培训。自此,粗制随意的珓子石茶叶摇身一变,跻身名优茶行列。多少年过去了,尝足了甜头的珓子石人,个个都成了制茶的行家里手。同时,随着“舒城小兰花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这一块的茶叶从品质到价格都了大幅度的提升,名气也越来越响。如今,珓子石的十几户人家,户户有茶园,家家有绝活,产量最少的人家茶叶年收入也在2万元以上,象余本林、张圣祥、余一才等大户,名优茶“白霜雾毫”年创收入都在10万元左右。而余一付当仁不让地成为茶中翘楚,最好的年分,茶叶收入在15万元上下。“我们的茶叶再多都不愁销路,现在,每年都是人订购或上门购买,我们只要摘好制好就行了。”“茶王”余一付显得自信而又得意。尤其让余一付欣慰的是,身边有不少年轻人也积极投入到名优茶的采制当中,比如身边还不到40岁的儿子余本兵也传承了自己的手艺,成了制茶的一名好手。一家6口人,除了两个孙子,自己和老伴、儿子,配合默契、各显其能,每个人都能独挡一面。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