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是甲壳类的动物。一直靠腮呼吸。在中国,吃螃蟹的历史悠久。大家都知道螃蟹吃了不错,但是要切记死螃蟹是不能吃的。一直以来都只知道吃螃蟹,却对螃蟹没有什么太大的了解,甚至连螃蟹的别称都不知道,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健康饮食文化吧!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与螃蟹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其对蟹的细微观察和丰富想象,赋予了种种形象贴切的别称。
尖团。苏东坡《尖团》诗:“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诗中的“尖团”两字,包括尖脐和团脐即雄蟹与雌蟹。雄蟹的腹甲肚脐呈尖形,称尖脐;雌蟹的腹甲肚脐呈圆形,称团脐,合称“尖团”。
内黄侯。因蟹的甲壳内有橘黄色胶状物体,称之为蟹黄,不只营养丰富,且其鲜美胜过蟹肉,故戏封为侯王称“内黄侯”。宋朝曾几《谢路宪送蟹》诗:“从来叹赏内黄侯,风味尊前第一流。”
郭索。汉代扬雄《太玄锐》:“蟹之郭索,心不一也。”宋朝司马光集注:“郭索,多足貌,躁动貌。”是指螃蟹爬行的样子,亦指蟹爬行时发出的“郭索郭索”声音。
无肠公子、无肠。晋代葛洪《抱扑子》:“称无肠公子者,蟹也。”唐朝冯贽《云仙杂记》中有类似说法:“蟹曰无肠公子。”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蟹”作解释云:“以其内空,则曰无肠。”是说因为蟹壳里没有肠子,故名。
八只脚、八足。螃蟹生有两只大螯,及四对附属肢即蟹脚,依靠这八只脚走路移动,江、浙、沪地区往往称其为“八只脚”,也叫“八足”,《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无肠公子无肠公子
梁"是房梁,"君子"是古代对有教养的读书人的称呼,用在这里含有幽默的意思."梁上君子"被用作小偷、窃贼的代称.
后来"梁上君子"还用来比喻那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脱离实际的人.
“无肠公子”是指螃蟹.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登涉》:“称无肠公子者,蟹也.”
古人给蟹取“四名”:“以其横行,则曰螃蟹;以其行声,则曰郭壳;以其外骨,则曰介士;以其内空,则曰无肠.”所以蟹便有了“横行介士”和“无肠公子”的称号.此外,蟹还有“横行将军”“菊下郎君”等等雅号.“无肠公子”蟹的这个别号,最早大概见于晋葛洪《抱朴子》:“称无肠公子者,蟹也.”唐冯贽《云仙杂记》亦云:“蟹曰无肠公子.”可见晋唐时代都有此称,唐代唐彦谦有《蟹》诗,曰:“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