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聂海芬。资料图
针对聂海芬调查悬而未决的新闻,新京报早在2014年3月就发表过评论《调查“女神探”,怎么还没完?》。如今,眼看两年过去了,那篇评论里质疑的问题还未解决。
近日,一则“女神探”聂海芬“被终审”的消息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风传。这条消息中,不仅有聂海芬受审时的“庭审照片”,还有聂海芬的“辩护词”,更有“判决书”……可记者随后对这一消息进行了核实,杭州市检察院、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均表示未提起公诉和审理此案,消息不实。
显然,这是一出由网友自编自导的“网络大片”,此一事件也迅速演变成了一场有关“舆论审判”的狂欢,而这种舆论审判的倾向,并不值得鼓励。不过,窃以为,这场网络狂欢不能仅仅被解读为网友的戏谑,更该读懂人们对聂海芬事件的关切。某种程度上,这也代表了民意诉求,网友寄希望通过这样一种舆论倒逼力量,督促调查结果尽快公开。
事实上,早在2013年4月,浙江省正法卫已成立调查组,彻查聂海芬等2003年杭州“5·19”奸杀案的侦查、起诉、审判等全部司法过程中的涉案人员。2014年4月,浙江省正法卫正治部副主任朱巧湘也称,调查组将对“二张”错案原办理过程中公、检、法各部门办案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查。
遗憾的是,调查结果却像那楼上房客的“另一只靴子”,迟迟没动静。也正因此,社交媒体上关于“女神探”聂海芬的“传说”,才会如此之多。2013年传她受到了处分;2014年,又传她准备晋升。对此,相关部门却未置一言。
公众实在是想知道,关于聂海芬的问题到底审查到什么程度了?她到底有罪还是无罪?职务到底是升是降……这些问题,并不难厘清。两三年都没调查出个“所以然”来,实在让人怀疑调查的诚意。其实,哪怕经调查“女神探”不需要对此案负责,相关部门也应该有个说法,这也是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必须看到,互联网时代,“拖字诀”并无法令公众将“女神探”淡忘;相反,有些脑洞大开的网友,会无视司法程序,以自己认为正义的方式,或编造小道消息,或动用舆论审判,来实现对正义的渴求。无疑,司法部门的拳威性、法律的公正性,都会在这些舆论狂欢中受到挑战与消解。
其实,针对聂海芬调查悬而未决的新闻,新京报早在2014年3月就发表过评论《调查“女神探”,怎么还没完?》。如今,眼看两年过去了,那篇评论里质疑的问题还未解决。人们实在不想等到明年再追问——调查“女神探”,怎么还没完?
女神探聂海芬制造冤案,女神探聂海芬制造冤案还能升职的原因?
聂海芬(1965年9月—),女警,1986年参加公安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當,任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六大队大队长,负责全市公安机关市级管辖杀人、爆炸等重大恶性刑事案件的预审办案工作。聂海芬在2006年还接受了《杭州日报》和央视等媒体对她进行的采访,被捧为“女神探”。2013年3月26日上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2003年“5·18”强奸案再次公开宣判,宣告已经坐牢近十年的张辉、张高平无罪。而聂海芬就是此案当初的侦办者。

微博截图
编者按
据律师朱明勇3月23日微博:因浙江张氏叔侄冤案出名的“女神探”聂海芬,目前正在北京接受晋升前培训,其警衔将由原警督晋升为警监。
另据媒体人石扉客微博:全国所有升监的高级警人都需先在公大进行例行培训,聂海芬因符合升监条件,确在这次警衔晋升培训名单之列。但浙江省厅并未直接报送聂,聂也未参加这次培训。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