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谷君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
1964年,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吧的工作后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
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
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
女子倒在凶手的枪口,最终却死在所有人的冷漠里。
在愤怒之余,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人性会如此的冷漠?
林语堂在《中国人的冷漠》一文中写道:“冷漠并非一种高尚的美德,而只是一种社会态度,人们因为得不到法律保护而把它当作必需。冷漠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表现,如同乌龟进化出龟壳。”
换言之,我们之所以冷漠,是因为我们害怕,所以我们要寻求自我保护,变聪明了、学乖了。
2006年的彭宇案让所有人都怕了,担心自己的善意之举会为自己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
万一我去帮了被撞的女子,最后讹上我怎么办?万一被撞的女子本身就是为了碰瓷的呢?万一我明明是出于好心最后却惹得一身骚怎么办?
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通过理性的利弊分析之后,“冷漠”似乎是最保险的一项选择。
那么你说他们有错吗?
好像还真的不能说他们有错。你可以说他们冷漠,但你无法说他们有错。
我们觉得最大的错是真正的施暴者,而非围观者。
因为,他们撞人了,杀人了,施暴了,而围观者,他们没有做任何事情。
是啊。我们不可能用道德去绑架所有人,而人天然就有趋利避害的本能。
这是人性,不管你是否承认。
说到这,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记得阿谷君给大家推荐的那部让所有人都痛苦揪心的电影《素媛》。
小素媛在被猥琐大叔侵害以后,身心遭受巨大打击,害怕接触任何异性,甚至包括自己的爸爸。爸爸只能通过扮演卡通人物的方式来慢慢走近素媛。最终,素媛猜出了扮演卡通人物的正是自己的爸爸并且接受了爸爸,素媛揭开卡通人物的面具给爸爸擦汗的那一幕真是看哭了无数人。
但是,素媛能够接受自己的爸爸,靠的并不仅仅是扮演卡通人物的爸爸,靠得是身边所有人的帮助和关怀,包括自责地大哭后悔当初没有陪着素媛一起去上学的邻居小男孩荣植,包括素媛的同学们在素媛家门口贴满的课堂笔记和祝福,包括主动借给素媛家钱的荣植爸爸,等等。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