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说的作家是所谓的严肃写作者群体。不包括网络写手们。当然更不包括当了导演投资人制片人赚得脑肥肠满的影视圈儿暴发户兼写手兼污辱国民智商的新人儿。
物质上的贫困,并不妨碍严肃作家的写作。如民国时期二三十年代,出现了一批大家。他们的名字不赘述。他们和鲁迅的声名几近相同,只是没被领袖认可。但他们留下了一批传世作品。原因是当年的精神束缚并没有今天之大之严之酷之烈。他们的心灵是自由的。
我写过解放之后最大的作家只有领袖了。他的书结集出版成为发行量最大。他一人的稿费超过了中国所有作家稿费之和?还要多些?
说作家,有些妄议之嫌。打住。
忠实老师当年是郁闷的。我写作了一篇太不合时宜的短篇小说,为《作家们的一类现实》。写作于当年和忠实老师的几次神谝之后,但无法发表。小说在无数家文学刊物转悠“旅游”了一大圈儿,有一家刊物终于回复了一封信,是你有病写如此的作品?我无法和刊物的编辑对话,我是“病人”,文学刊物的责编全是病相鲜明也或者全在混日子。最终这篇很短的小说,在二十多年后我发在了网上,是共识网和爱思想网站提供了发表的平台。有读者猜测说我写的陈忠实老师,我只能沉默不应答。也有读者要和我讨论真实性,我也只能沉默不应对。
那一晚忠实老师用自言自语的方式讲述作家们的生存现状,讲述作协这样的组织,讲述作家们的集体郁闷,讲述他的煎熬。讲述他的零星碎片式生活细节……
那一晚忠实老师抽着烂雪茄的叙述真是个好故事么?是。他抽烟时卡卡地咳痰,他把痰吐在脚前,用老农民的方式拿脚一跐,引得我也吐痰也拿脚一跐。忠实老师的办公室当年铺的青砖地,砖地吸水藏污纳垢的。痰吐在脚前一跐过上一小会儿再泼上些冷茶水便干净了。我俩围坐在一个蜂窝煤炉子前,喝烂茶抽烂烟也披着大衣,那是冬季。办公室冷得人哆嗦。作协在二十多年前并没有装上暖气。忠实老师的家是分配的福利房太小,他孩子结婚了,他说娃成年人了,最大的贡献是把我撵出来,住办公室。咱没能给娃挣套哪怕是小小的房子,惭愧呀。
读红楼梦,觉得过了这几百年,中国没一个作家能超过这位前辈大家;读鲁迅,仍觉得中国近百年来,没有一个作家能逾越他的如椽之笔;也读忠实老师,他的《白鹿原》之后,矗立起来了一座山,能翻越这座山的作家,目前还没出现……
忠实老师自这本书之后,一直沉默。
沉默也是金,是矿,是绵延了半个中国的秦岭山脉,有多少人在吟读秦岭,能读透么?
忠实老师,一路走好!在天堂那边,也有一个原,那是陕西的独特地貌,广袤无垠,一片高天厚土,一群乡當候着您,去叙说另一个悲壮豪放的故事……
巴金老人走的时候近百岁高龄,你何苦走得如此急……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