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婊是什么意思?圣母婊是一个网络用语,指那些无原则底线的包容、原谅他人,对任何人事物都抱有博爱之心,不讲求客观事实,一切行动准则都只围绕“爱”、“善”两字为中心的人。
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之下,因为自身的职业体系(例如修女等职业)而十足包容、博爱的人,并不算圣母婊,而是真正的圣母。
“圣母”明显是褒义词,而“婊”是贬义词,这两个词是怎么凑到一起的呢?圣母婊描绘的是一种思想体系,它有两个要点:1、不论客观事实,强烈主张爱护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直至形成对弱势群体的偏爱和特拳。2、主张用爱、包容等理念来解决一切社会冲突。跟中国的圣母婊对应的西方概念,是正治正确——说到底,圣母婊是个中国名词,但它的思想体系来自于现代西方。
如果讲历史渊源,说圣母婊的思想体系来源于基督教,大致上是正确的,里面的圣母部分也隐含了这样一个意思,但儒家思想以及佛教思想中,也包含有这种成分。然而,圣母婊占据人类社会道德制高点的时间并不长,也就是最近几十年。在此之前,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快意恩仇的文化倾向还是大于圣母婊。
圣母婊总体而言作为一个贬义词,反映了当下中国社会相当一部分人对其思想体系的反感,但它能站上当代社会的道德高地,有它的功用与合理性。当代社会组织整合的人口越来越多,里面各种构成如阶级、族群、性别、亚文化群体等越来越多,如果不强调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不讲用爱去解决矛盾,而是像过去那样快意恩仇、以力取胜的话,这个社会就会混乱、暴力到无法运行。圣母婊存在的最关键理由,其实是其中圣母元素所彰显的正向价值。
然而,一切思想都不能过头,圣母婊也是如此。走了极端,就会从圣母走到婊去。圣母婊成为了一种不顾客观现实,空谈爱与善良,一味保护和纵容某些反社会及违法犯罪行为,甚至去保护那些弱势群体直到他们拥有特拳的思想体系(例如:黑人、穆斯林的特拳,替同性恋的滥交、骗婚行为开脱)。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这个社会也会混乱、暴力到无法运行,当前在西方国家愈演愈烈的暴恐事件,即是凶兆。所以,圣母婊才在中国社会——一定程度上也在西方社会,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大的反感,被称为婊。
尤其值得提及的是圣母婊对于弱势方的溺爱式保护,有可能最终害了弱势方。溺爱的越过分,弱势方往往会认为这种溺爱式保护不是强势方的善意,而是强势方的懦弱、愚蠢,从而肆无忌惮。而到了强势方真正被彻底激怒的时候,处于无助甚至悲惨之中的就是弱势方。而圣母婊仿佛起到的是一个欲擒故纵的作用(这当然不是圣母婊的本意)。
圣母有其存在价值,过去有,现在有,未来还会有,但不应过分。今天,在圣母婊已经走了极端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多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直报怨”等价值观来平衡一下。这才是多元社会中各方共赢所需要的平衡。
现如今被滥用,变成了一顶非常好扣的帽子,正常的善举有时也会被水斏是圣母婊。很多时候圣母婊一词就是用来将无理骂人的行为正当化的一种借口。当今部分人有反派情结,即不喜欢伸张正义的主角,喜欢离经叛道的反派(前提是颜值高),为了将喜欢反派,辱骂主角的行为正当化,很多人就会给正常善良范围内的主角戴上一顶圣母的帽子,便于踩骂。
并且,这种乱扣帽子的行为有相当明显的双标倾向,喜欢用“圣母婊”、“玛丽苏”、“白莲花”等词汇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女性。因此,就会发生有些男性角色明明很圣父却不会受到辱骂,甚至反受追捧,而女性角色则恰恰相反,很容易被说圣母婊的情况。
最近在网络上婊这个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什么小婊砸、道德婊、绿茶婊各种词汇中都以一个婊字来结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介绍一下哈!
道德婊是什么意思?
道德婊就是形容一些站在道德制高点,来批评别人的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