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万象

产妇跳楼事件最新进展 到底是医院的过错还是家属

时间:2017-09-09 18:40:49  

  力求客观的媒体讲究实地调查,所以新闻发出的比较晚。

  比如新京报在9月6日下午将实地调查的所有信息梳理汇总之后发布出来,既有院方的说法和做法汇总,也有家属的采访和声明,同时采访了业内产科专家,明确了医生在产妇生产过程中的职责,专家表示,从目前掌握的纪录来看,医院有可能存在失职行为。因为国家相关部门还未调查完毕,所以新京报没有观点偏向,只是客观梳理了各方面信息。

  北京青年报也在9月6日发出家属的回应,称产妇不是下跪求丈夫,而是疼痛难忍跪坐在地。虽然家属的言论也走入了网友视野,但绝大多数网友依然坚持之前的观点。

  说来奇怪,广大网民平时总表现出义愤填膺的模样,但从一次次的社会热点事件中,我看不到他们的“义”,只有“愤”,为了痛快自己而拒绝明辨是非曲直。

  虽然现在真相未水落石出,不能判定哪方过失更大,但许多网友的观点明显存在错误或逻辑问题。

  观点

  1、有网民言:医院更喜欢让患者剖宫产,因为剖宫产安全,还能让医院获利更多,所以一定是家属阻止剖宫产才造成了悲剧。

  首先,如果孕妇和胎儿正常,剖宫产比顺产的风险大得多,而且剖宫产后恢复很慢,产妇身体受到的伤害更大。所以家属肯定会说“能顺产就顺产”,这是再正常不过的。

  其次,前些年确实存在医院唯利是图,劝产妇剖宫产的问题,但从2009年开始,国家卫计卫陆续出台监管条例严格控制剖宫产比例,将控制剖宫产率纳入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和医疗机构的目标管理,对医疗机构剖宫产率进行规定,对高于规定比率的,予以警示、限期整改,严格控制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

  最后,公立医院顶着卫计卫规定的警戒线,每年有那么多因为胎位不正等原因需要剖宫产的产妇,如果不严格限制,很容易超警戒线。剖宫产也并不能让医生获利更多,剖宫产的风险高,医院产科的床位一向紧张,医院巴不得产妇赶紧顺产后走人。

  2、有人认为:产妇和丈夫签署了《产妇住院知情同意书》就是认定了要顺产,出事了找医院麻烦,就是为了勒索钱。

  其一,注意“诊疗计划”这四个大字。由医生确定的诊疗计划里,分明是说“必要时剖宫产”。医生只是跟家属说,“脐带异常可能",“手术几率增加”,“必要时剖宫产”,医生并没有明确建议剖宫产!

  其二,这份文书是“产妇住院知情同意书”,时间是8月30日,产妇生产是在8月31日,也就是说,家属在第一次签字确认的时候,孕妇还没有生产,后面发生的情况还不知道。我们依照这一条就责怪家属“要求经产道分娩”,认为这是家属坚持要顺产的证据,合理吗?

  其三,8月31日家属签字“要求静滴缩宫素催产”,为什么家属写的这么专业呢?因为家属写的东西,其实是医生说的话。每个住过院,签过类似文书的人都知道,这样的文书一般都是按照医生的说法去签。说明医生31日给出了“静滴缩宫素”这样的诊疗方案。

  更多的奇葩逻辑我也不想再分析了,想跟进真相的朋友可以先看看新京报在9月6日的详细报道,并关注之后的调查进展。

  我个人从这事件中看到的是医院在甩锅,功利的自媒体在用偏激言论绑架网民,而广大网民在释放戾气。大家都在神经病一样狂欢。

  没有对生命的尊重和同情。

  在资讯发达、众声喧哗动辄导致“真相”扑朔迷离、新闻反转的情况下,舆论保持是非评判上的克制、多看证据而不是只看“谁嗓门大”,尤为重要。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