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万象

僧帽水母中国海域有吗 僧帽水母有剧毒是真的

时间:2018-09-12 11:50:03  

  最近,微信朋友圈热传一条“游客因误碰剧毒僧帽水母被蜇伤”的消息,甚至有68%的致死率。那么,僧帽水母会不会出现在青岛的海边呢?僧帽水母的毒性是否如文中所说的这么大?昨日,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得知,青岛非僧帽水母的分布海域,出现的可能很小,但游客下海仍需躲避海蜇,一旦蜇伤需用明矾水冲洗并紧急送医。

  “僧帽水母毒性很大,不要随意去碰。”中科院植物分子学博士郗旺告诉记者,僧帽水母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海蜇不同,它是由极多的水螅一样的个体组成的群体,虽然漂亮,但是它的“触须”有毒。他同时提到,僧帽水母属于热带、亚热带物种,分布在大西洋—地中海一带,我国沿海并不是僧帽水母的分布地。不过,由于它们会跟着洋流飘走,所以我国北部海域也曾有过发现的记载,不过青岛目前还没有发现这种物种的记录。

  同时,我国近海会有另一种毒性水母——蓝瓶僧帽水母。“它和僧帽水母同属,比僧帽水母体型小一些,触须也较少。”郗旺表示。青岛海洋水产生物相关研究人员、海洋生物学博士、微博达人“李昂杜父鱼”告诉记者,蓝瓶僧帽水母在太平洋、印度洋都有分布,“中国近海也是有的,我自己出海时就在东海北部抓到过。”但它也同样不大会出现在青岛的沿海,“要是在青岛附近出现绝对是偶发事件。”

  即便如此,到青岛海边游玩的市民和游客仍不可掉以轻心。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工程师齐衍萍告诉记者,平时在青岛地区比较常见的水母主要有3种,沙海蜇、霞水母和海月水母,其中前两种海蜇个头比较大,毒性也比较强,是蜇人事件的主要行凶者,最后一种海蜇经济价值比较大,渔业部门会在外海专门放流此种海蜇苗。“每年7月中下旬是沙海蜇的活跃期,8月上旬则是霞水母的活跃期,因此在这段时间内,下海游泳要尤其注意。”齐衍萍表示。(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傅春晓高静文)

  被蜇后切忌清水洗

  齐衍萍表示,若不小心被水母蜇伤,切忌用淡水清洗,因为这会加速毒液的释放;应尽快用毛巾、衣物等擦去触碰处的触手或毒液,而后用明矾水冲洗;若中毒症状严重或出现全身性中毒症状,如呼吸困难、肺水肿等,则应立即送医院救治。如果游客轻微蜇伤,可以马上到浴场的医护站,医护站的医生会免费为伤者进行简单的处理,如果伤势严重,会马上把游客送到正规医院进行救治。

  夏天去海边旅行的小伙伴越来越多了。这不,有一名男子就在海边沙滩玩耍时看到了这么个“萌物”......

  乍一看就好像是个蓝色的塑料袋。

  不知道这小伙子出于啥样儿的心态,就去摸了一把。但万幸的是:他还记得拍照、然后发到网上求问。

  而他得到的答案也是吓到了无数网友——这个竟然是“僧帽水母”!

  “僧帽水母”可是被称为全球十大最毒的毒物之一!其细小的触手可达9米之长。所以很多游泳者在看到僧帽水母时再躲已经迟了。在2000年被这种水母蜇伤的游泳者中,68%的人死亡!

  另外那32%的生还者,有相当一部分还会因此致残;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能从这种水母的“魔爪”下全身而退。

  僧帽水母的毒性非常强,任何被蜇伤者的身上都会出现恐怖的、类似于“鞭笞”的伤痕,经久不退。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