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习俗,人,长到十八岁就不要压岁钱。还有一个规矩是,无论是是男是女,男的只要没结婚,女的只要没出嫁,不管他们年龄多大,父母都要给他们发压岁钱。
父母给自己的儿女发压岁钱,都是在除夕夜,等儿女睡着了,父母才把压岁钱装在他们的衣兜里。长辈给孙子孙女发压岁钱,是在大年初一早上。孙子孙女起床洗漱后,给爷爷奶奶拜年,拜年毕,爷爷奶奶给孙子孙女发压岁钱。
孙子孙女不管年龄多大,也不管他们结婚出嫁,每过年,爷爷奶奶都是要给他们发压岁钱的。
当晚辈长大后,爷爷奶奶也老了,这个时候,每逢过年,晩辈们就该给爷爷奶奶压岁钱了。晩辈们给爷爷奶奶发压岁钱,其寓意是让爷爷奶奶幸福安康,健慨敜寿。
春节为什么要给压岁钱
压岁钱,又称“押岁钱”、“守岁钱”等,是年俗的节物之一。
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胜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儿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
不过最早的压岁钱的“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专门铸成钱币的吉利品或避邪品,是小儿身上带的护身符。因为“祟”与岁谐音,所以压岁钱有“厌胜鬼祟”的巫术作用。
宋代以来,人们用现实流通钱币作为压岁钱,明清时代广泛流行。明清时代的压岁钱,由长辈用红线将铜钱串起来,吃过年夜饭后直接给予晚辈,或者在晚辈睡下后放置在床脚或枕边。
如果贪睡的小孩已入梦乡,长辈则要留一份,压在其枕边底下。第二天早上,孩子起床后从枕下翻出,一番惊喜。使用钞票后,家长们则喜欢选用号码相连(相联)的新钞票,因为“联”与“连”谐音,预兆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生”。而红纸包钞票,这种压岁钱称为“吉利红包”压岁不仅用钱,跟压岁有关的还有压岁盘,压岁果子等。
不同年龄不同的发法
12岁以下的孩子
他们一般都会把压岁钱全部上交给家长,你需要做的就是记得在红包上写上名字,以免小孩儿给父母汇报时分不清哪个红包是谁给的,这样包的多的就亏大了。
12-16岁的孩子
他们处在叛逆高峰期且初步意识到了钱的价值,有个别孩子为了获得压岁钱的所有拳和使用拳,可能会私自截留,不向父母如实汇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切记要在孩子父母在场的时候给压岁钱。
16岁以上的孩子
他们基本有了一定的财商,而且懂得了人情世故,会向父母如实汇报压岁钱来源,所以发压岁钱的方式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关于压岁钱的调查显示
在压岁钱给多少的这个话题上,多数人的选择都是500元和600元,这个数字占比达到70%,还有10%的人选择在500元以下,从200元到300元不等,剩下的20%都选择在600元以上。
来自山东的小叶大学毕业在杭州工作才刚满半年,第一次春节回家给哥哥姐姐的孩子准备的红包都是200元。“我自己年底的结余也就3000元,来回路费和孝敬父母的除去以外已经寥寥无几,所以第一次给他们的压岁钱就200元好了!”而一位来自河南的出租车司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当地的红包一般都在100元左右,今年他准备给小孩子的压岁钱是200元。“虽然与杭州其他家庭相比不高,但以我们当地的水平已经很好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