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越早开始越好,很多人在怀孕时就开始给胎儿阅读,而且研究证明这是有意义的。孩子在胎儿时期就能熟悉某种特定的声音,而且会将这些熟悉的声音于舒适感和安全感联系在一起。所以婴儿从出生前就开始学习了,到他们可以看到和摸到书,再到了解字的意义和读书者的存在时,他们所学习到的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
同时,0-2岁也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而培养语言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孩子经常听到丰富多彩的语言。听的多了,才有可能会水旜来。而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丰富的词汇就在绘本里。
刚出生到6个月的婴儿
这个时候孩子行动能力有限,只能用眼睛看活耳朵听,是个被动的听众,而我们读书给他听,只需要让孩子习惯父母的声音和看到书本即可
我们读给孩子听的时候,应该用手臂环抱着他,让孩子感到亲密
6个月到12个月
这个阶段孩子的行动能力慢慢的发展,可以坐,可以爬,这个时候书对于他们来说就像玩具,喜欢撕,喜欢扔,喜欢去咬。没关系,我们可以选择好玩有趣的洞洞书,和他们一起玩,也可以选择一些字很少,但色彩鲜明,韵律和节奏感很强,大量的重复,这样的绘本读给他们听。他们感到开心愉快,因此会对书产生好感,会喜欢上书,喜欢上妈妈读书给他们听。
1岁到2岁
这个时候孩子开始学习走路,而且对身边的一切事务表现出无比的好奇,根本不喜欢做,喜欢不停的去动。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强迫孩子安静的坐下来听我们读书,也不要因为读书而阻止他去做别的事儿。这样会破坏他对书的好感。
我们可以选择孩子睡觉前躺在床上的时间或者他中途歇下来的时间,读给他听,哪怕每次只读5分钟或10分钟都没关系,阅读这件事需要的是长期的坚持,而不是一朝一夕,所以不用担心时间的问题,贵在坚持。其实,即使在孩子玩的时候,你也可以在他边上读给他听,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对情节和内容的理解,听到声音,看到书就好
这个阶段你会发现,孩子喜欢把一本书重复的让你读,有时候很多天就读一本书,这是正常的。对于孩子来书这就像复习,可以增强学习能力。在孩子2岁之前,给孩子重复读少量的几本书,比一次提供大量的书好的多。
在婴幼儿时期我们读书给孩子听,最重要的并不是为了教会孩子阅读的技巧,也不是为了让他理解和学习内容,而是让孩子在听妈妈读书时感到开心愉快,这种体验会让孩子慢慢的产生对阅读的渴望和热情,这种渴望和热情就是我们在孩子心里播下的阅读的种子。会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让他养成阅读的习惯,成为终身阅读者,受益终身。
孩子必须具有足够的能力才能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变革。在这样的形势下,死记硬背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学习需求,取而代之的将是资料的搜集、整合、应用与创新的能力,只有善于学习并终身学习的人,才不会被淘汰。而这种能力的形成,首先应该是从小培养阅读习惯,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1983年,在美国教育部的帮助下,由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了“阅读卫员会”,在详读一万多份有关阅读的报告后,卫员会发布了一项名为《成为阅读大国》的报告,认为阅读是所有课程的核心和基础。
教育家们也发现,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绩有密切关联。学生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而且阅读越早越有利。因此,近年来在世界各国掀起的教育改革浪潮中,都把儿童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正策来实施。
在美国,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依据相关研究指出:小学三年级之前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这是未来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美国教育部曾陆续提出“挑战美国阅读”、“卓越阅读方案”。布什总统上任后,提出“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落在后面”的教育改革方案,并且将“阅读优先”作为正策主轴,拨款五十亿美元,希望在五年内,让美国所有学童在小学三年级以前具备基本阅读能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