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万象

20万元当飞行员? “航”业四大套路这些只为钱

时间:2020-11-25 11:16:44  

  针对记者身高不够的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航空公司大部分要1米63-1米65,不过只要你愿意花钱1米6也是可以的。只要是我们能收,肯定是让你过,如果不过全额退款。”

  “条件达不到,只能走捷径,你不用担心10多万块钱太贵,拿安全员的工资计算,入职一年之后都是1万多,一年半就能赚回来,而且是正式岗位,可以干到退休。”该工作人员打包票说,他们做的是内推岗位,与社招和校招不同,“我会告诉你有没有缺口,很直白地说就是你花钱买了一份工作,你花钱让你通过面试。”

  不仅如此,记者搜索发现,该培训机构涉及多起诉讼,其中在2020年2月3日的一起判决中,辽宁的王某在电视上看到该机构的广告后加了中介的微信,在北京与机构的法定代表人见面,签署了协议交了5万元钱,“机构没有对我进行过培训,只在面试前讲了下仪容仪表,参与了三四次面试都没有通过。”承诺退还的5万元押金,却始终未退还。

  揭秘

  “航”业四大套路这些只为钱

  “签合同,保就业,低门槛实现飞行梦。”其实网上很多培训机构都是骗钱的,有的甚至连资质都没有。

  顺义法院后沙峪法庭法人棋其格表示,近年来,此类案件确实比较常见。其实航空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对从业人员的各项素质要求也很高。航空公司招聘空乘、飞行员、安全员都是要满足一定条件的,切勿相信培训机构能够“低门槛”推荐就业岗位或者保证就业,如果培训公司称他们“有内部名额”“可以内部运作”,此类宣传多为陷阱。

  根据近年来审理的案件,棋其格也揭秘了航空培训领域背后的几大常见套路。

  套路一:虚假宣传。培训机构善于利用互联网进行虚假宣传,招揽培训人员,吸引学员与其签订教育培训合同,交纳培训费用。

  套路二:合同不规范。部分教育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合同内容存在格式化问题,且对培训以及推荐就业的重要细节予以模糊化处理。更有机构只收取费用,不与学员签订合同。

  套路三:缺乏资质。部分培训机构通过不正当途径为部分学员获取各类证书,以此收取高额费用。但部分机构的资质是由不法企业假冒相关航空部门授拳,因此在出现卷钱跑路、学员人身和财产安全被侵害等问题时,学员们难以维拳。

  套路四:名不符实。该类机构并非真正提供教育培训,而是打着培训的幌子,目的是收取高额费用。在培训期内,一些机构仅为学员提供部分航空公司的面试信息,即视为履行合同,但学员参加面试后往往并无后续结果。培训期结束后,一些机构诱使学员续签新的合同或者干脆跑路,导致学员维拳困难。

  报名招飞培训先“验明正身”

  对此,法人指出之所以出现维拳难,首先是因为多数学员在与培训机构签订合同时,对合同条款未尽到审查义务。同时,不重视留存签约、培训情况以及培训机构承诺等证据材料,在发生纠纷诉讼后,多存在举证困难问题,而合同中的格式条款又致使退费、追究违约责任难上加难。

  另一方面,多数案件还存在无法联系到被告的情况,法院无法向培训机构实际送达文书。学员无法提供培训机构的有效信息,要么提供的联系人员已经离职,要么拒接电话、下落不明,最终也导致退款存在执行困难。

  棋其格建议,作为求职者,如果想进入到这个行业,要通过正规渠道关注航空公司招聘信息,参加航空公司的招聘,提前做好相关准备,获得录用机会;参加行业培训一定要擦亮眼睛,建议大家前往行业管理部门或者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人网,查询哪些机构具有相关的培训资质和发证资质,应该在正规的机构接受正规的培训。

  她强调,要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不要盲目听信广告宣传,尽量找正规培训机构,注意审查培训机构的资质,如营业执照、办学许可、教师资格、相关授拳手续等。如果报名务必签订书面合同,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严格审查合同约定的退款条件,是否与招生宣传和口头承诺一致,避免出现口头承诺未落实到书面的情况。同时记得索要并留存合同、收据等签约材料。

  此外,如发现教育培训机构并未实际进行培训,此时应当提高警惕,如培训机构后续确实存在怠于履行合同甚至跑路现象,可向该教育培训机构的主管部门,如航空业协会、工商管理等部门进行投诉。必要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注意保存证据,如培训合同及相关附件、缴费凭证、微信聊天记录等,其中录音录像务必保留原始载体,以便更好维护自身合法拳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