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抑郁症对大脑的影响
脑科学研究发现,抑郁症确实导致大脑的变化。研究表明,抑郁症反复发作会导致大脑中负责控制情绪和形成记忆的海马体尺寸减小,不仅机械记忆受到影响,而且与自我意识相关的情绪控制与行为也会发生变化。
不过,研究也同时指出,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因为这种缩小主要是因为细胞之间断了联系,而不是像痴呆那样是神经细胞死亡,“在合适的环境下它会再生长的”。研究表示,想要促进再生长就应对患者进行持续有效的治疗,包括心理及药物治疗相结合。
2、大脑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
我们的大脑一直不停地因外界刺激而改变着里面神经回路的联结,说白了就是:我们的观念会产生行为,行为又会通过“赏罚回路”回过头来改变大脑的结构。大脑的可塑性就是越常用的,联结越强,不常用的就被荒草淹没了。久而久之,就像《头脑特工队》里莱利的那些安全岛那样,彻底坍塌了。
但是,随着亲人的陪伴、深深的悲伤体验和重新适应的勇气,莱利的安全岛演变出新的生机。大脑,会随着经历的丰富,随着多样的体验,重新建立其新的连接。
我曾经看到患过抑郁症的网友说,当他翻开自己过去的日记,看着还没有患上抑郁时自己的想法和心情,他觉得那时的自己仿佛“完完全全是另外一个人”。实际上,确实有研究支持了这个说法,认为抑郁发作会改变一个人的人格,并且这部分改变成为了抑郁再发作的诱因,这种改变被称为“人格伤疤”。
这种人格伤疤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
1.曾经患过抑郁症的人,更容易再次抑郁发作
专家注意到,比起从没有患过抑郁的人,曾经抑郁发作过的人在将来也更容易再次发作抑郁,就像受过伤留着伤疤的地方,下次也会更容易受伤一样。
比如,抑郁症的首次发作可能是因为一些比较严重的负面事件(比如失去爱人);而在这次发作缓解后,患者会因为更温和的事件(比如失去宠物)复发抑郁。
图自pexels
2.抑郁发作后,人们变得更加“回避伤害”
如果你是一个“回避伤害”程度高的人,你可能会有以下感受:
你觉得自己一定会把事情搞砸。
你觉得自己好像生活在一个对你充满敌意的世界里。你担心自己身上会发生各种可怕的意外,而且你觉得自己面对这些意外无力抵抗。
即使现在的生活好像一切都好,但是在内心深处,你觉得最糟糕的事情一定会发生。
你希望一切都井井有条。
他人对你表现出喜爱会让你很满足,但一旦当他们有一点冷落你的迹象(即使不是故意的),你就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被讨厌了。
对别人过度道歉。
回避伤害程度较高的人会更神经质、对让人不舒服的刺激反应更激烈。并且在安全的环境中,他们依然会感到害怕,这种下意识的“感到世界很危险”的想法并不受自己控制。
研究者认为,抑郁发作后,之所以伤害回避的程度会上升,是人们患病后的适应性调整。当我们在抑郁的时候,生理和心理状态不佳、应对危险的能力有所下降,于是会自发采取更谨慎的态度来应对外部环境,这些原本是为了更好地自保。
但事实上,这种变化反而使得人们更容易抑郁。以社交为例,抑郁症患者会过分担忧社交时被拒绝带来的痛苦,于是他就将自己和他人隔离开。而这种自我隔离带来的孤独感反而加重了抑郁。
面对长期抑郁、或因为人格伤疤而复发的抑郁,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1.有时候药物治疗是必须的
很多人会担心吃抗抑郁药会导致成瘾,因此抗拒用药。实际上,抗抑郁药并不会让人成瘾。但每个人对于每种精神科药物的反应都可能不一样,你需要花一些时间去尝试和调整,从而找到合适自己的药物。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