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解剖的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解剖感兴趣的,另一种是学医的,当然也不乏有二者兼备的,但不管是哪种人学解剖,都会被陡峭的学习曲线以及更加陡峭的遗忘曲线吓到。解剖这种东西真是常看常新,总是有收获,翻得再多也不嫌多。
在讲如何学习解剖之前,我想先说说为什么要学习解剖。
有人觉得解剖怪吓人的。人之所以对解剖感觉恐惧,本质上是因为看到了“看上去与常人很像,但再看看又不太一样”的东西,比如向前笔直伸出的双手,一动不动直视前方的眼睛,想想就觉得很恐怖。但是我们学解剖,不是为了和死去的人打交道(那是法医干的事),而是为了和活着的人打交道。不学解剖,可能你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自己每天都在做的每一件事究竟是怎么完成的,吸的每一口气是吸到了哪里又从哪里吐了出来,吃下去的东西在肚子里走了多远才变成了便便,为什么被扎了一针有时出血有时不出血,为什么瑜伽训练者可以完成超出常人的动作……我自己学解剖后,别的不说,按背技术简直达到了无师自通的程度,现在转行当个按背师养活自己应该不成问题。平时露两手还能孝敬下家里人,只可惜我自己要按背还得掏腰包。
学解剖,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人(哪里酸痛对应着的是哪块肌肉)、帮助人(肌肉的起止点在哪里怎么按才能缓解酸痛),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我这里应该只是一般的肌肉痛忍忍就好了)。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当然对于学医的人,不学解剖就等于没学医。
初学解剖的时候,建议先学系统解剖学,把几大系统挨个过一遍,至少了解动静脉大概是怎么走的,胃肠道有哪些重要结构,神经系统分哪些部分。
有点基础之后,学习的重点、医生的饭碗,就是局部解剖学。知道人与体结构的局部毗邻,才知道外伤可能损伤到了哪些,手术要避开哪些,整个人与体在脑子里,就能像矢量图一样无损地放大,每个结构都纤毫毕现。
那么重点来了,局部解剖学学习建议如下:
建议一:对于英文好的同学,《netter图谱》和《Grey's anatomy》可配合服用。奈特大神的解剖绘图是无数医学生的领路人。GREY'S ANATOMY,看清楚啦,是书,不是那个电视剧。
建议二:对于英文不好的同学,《netter图谱中文版》和《八年制局部解剖学》可替代服用。八年制局部解剖学,临床的重点书里也会提到,用来入门很不错,是一本实用的书。
建议三:光看书没用,还要做题。做题不是为了刷分。不做题,作为一个初学者,你真的不知道自己有没有get到重点。这个论断是基于“考试考的就是重点”这个前提,我以前也经常质疑这个前提,但是最后我发现,这个前提,大多数情况下是对的,而那小部分情况,是因为你没有选对题库。
建议四:所以,刷USMLE Step1的解剖题库!
建议五:做题千万别不看答案(做题一定要好好看答案,水旜来都是泪)。
建议六:网上有很多解剖学课程分享。Khan上有很多非常基础的解剖概念讲解,老外的图画得真是好,讲得也清楚,睡前服用不仅心情舒畅,还能安神补脑,最适合非考试周的同学。懂得科学上网的同学,YouTube上有各种学习解剖的资源,Armando Hasudungan 是一个非常热衷于思维导图的医学专栏,The Noted Anatomist 涵盖了系解和局解的所有重点概念,我用来复习自认为掌握得不好的解剖概念。
解剖学得好不好,首先看悟性,最重要的是看方法和努力。很多人空间想象能力强,不用多少工夫整个人与体就在脑子里了,但是大多数人不属于这种。我刚学解剖的时候,经常盯着同学看,想象肌肉和骨骼的空间关系,当然被人家发现了也怪不好意思的,但是没有办法呀,功夫是一点一点磨出来的。什么时候你既能看到皮肤,也能看到皮下了,指到哪里都知道里面一层一层的结构了,解剖,也就成了。
最后,求各路知乎大神轻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