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中宗陵为商代第九代王太戊的陵墓,位于内黄县城西南15公里,商中宗陵是我国古老皇陵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处商王陵。汉代建陵,唐代续修,宋太祖开宝七年复修,明、清多次修葺增建。
商中宗陵坐北面南,占地百亩,围墙筑高墙,前后分区,规模宏大,布局奇特。前区为陵墓区,后区为祭祀区,中间甬道为中轴线,直通拜殿,甬道东为太戊陵,西为嫔妃墓,历代王朝祭祀不绝。陵内宋开宝七年(公元947年)所立《大宋新修商帝中宗庙碑》高耸雄伟,通高7.2米,宽1.6米,厚0.59米,由翰林梁同翰撰写,碑有铭有序,雕刻精湛,字迹清晰,笔法变化多端,妙趣横生,刀工娴熟,骨刀坚凝,堪称一绝。
商中宗陵是以陵寝陵园、碑碣为特色,极具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的寻根祭祀之圣地。
商孝成王(仲丁)子庄在位11年
仲丁,姓子名庄。生卒年不详。商王太戊子。太戊死后继位。在位13年(一说11年),病死,葬于狄泉。仲丁于己未年即位,仲丁元年,自亳迁都于嚣。(今河南省郑州市附近,一说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北)。当时,东南方的夷族兴起,仲丁六年,其中的蓝夷进攻商朝,仲丁出兵击退蓝夷。仲丁死后,诸弟争夺王位,造成继承上的九世之乱,商朝一度中衰。仲丁死后,其弟外壬即位。
商思王(外壬)子发在位15年
外壬,在甲骨文中被称作卜壬,姓子名发,商朝第十一任的国王。外壬,生卒年不详。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弟。仲丁死后继位。在位15年,病死,葬于狄泉。仲丁死后,外壬成功地夺取王位,并向诸弟妥协,造成了商王朝继承上的混乱,史称九世之乱。商朝开始衰落。外壬死后,由其弟河亶甲继位。
商前平王(河亶甲)子整在位9年
河亶甲,姓子名整,生卒年不详,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外壬弟,外壬死后继位,在位9年,病死后葬于相(今河南省内黄县境内)。河亶甲在位时,商朝又再度衰落,他曾迁都于相,又曾出兵征伐东南方的兰族和班方。
商穆王(祖乙)子滕在位19年
祖乙,商朝国王,商王河亶甲子,河亶甲病死后继位,即位后迁都于庇,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商朝又兴盛起来。在位19年(一说75年)。祖乙在位时,迁都于邢(今河北省邢台)。他几次出兵平服了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了东南方的夷族对商的威胁,国运再度中兴。甲骨文中称他为中宗祖乙,和太乙、太甲合称为“三示”(意为三位功勋卓著的祖先)。病死,葬于狄泉。由其子祖辛即位。
当时,天气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祖乙,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人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知道后,忍不住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个童子服侍万年。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阿衡见此,知道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心中忐忑不安。他万分惧怕万年因创建历法而得宠,国君会怪罪自己提出祭祀天神的主意。于是,他阴谋策划,派了一个刺客去除掉万年。刺客攀上日月阁,见万年正在阁上观察星斗,便张弓搭箭,准备射死他。谁知,刺客被卫士发现,被当场缉拿。祖乙知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的。春节由此而来。
商桓王(祖辛)子旦在位16年
祖辛,姓子名旦。生卒年不详。商王祖乙子。祖乙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葬于狄泉。死后由其弟沃甲即位。
商僖王(沃甲)子逾在位25年 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