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刘汝明:(1895-1975)字子亮,河北献县人。1912年入左路备补军。1919年任营长。北京正变时任京畿警卫第一旅长。1926年任西北军10师师长。1927年任第二集团军第九方面军2军长,29师长。中原大战时任第五路军总指挥。1933年任29军暂2师长,参加过长城抗战。1935年后任29军143师长兼察哈尔省主席。抗战时期参加过台儿庄会战。解放战争初期任第四绥靖区司令。淮海战役时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八兵团司令。他不服李延年指挥,各自行动、互不协调,导致黄维兵团被歼。刘汝明对蒋介石效忠,但蒋介石仍不信任他。他曾伤心的说:“蒋总统指挥我这么多年,无役不从,现在还把我当杂牌看待,怎不令人灰心。”但他依然忠于蒋介石,把与他私交甚笃、受解放军派遣劝他弃暗投明的孙良诚出卖给保密局。后任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闽粤边区剿匪总司令。1949年去台湾,著有《刘汝明回忆录》。
7、佟麟阁:(1892-1937)字捷三,河北高阳人。1912年冯玉祥第一次招兵时和曹福林等同时招进左路备补军。1914年升为连长。1922年,升任陆军检阅使署高级教导团长。1924年任国民一军11师21混成旅长。1927年任甘肃陇南镇守使、代理甘肃督办。1928年任第二集团军35军长。1929年任暂11师长。中原大战后任29军副军长。1933年率29军参加喜峰口抗战,同年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任第1军军长、察哈尔省代主席,失败后,因对宋哲元不满,隐居北平香山。1935年后,复任29军副军长。七七事变后,坚决主张抗战,7月28日,在抗击日军进攻中壮烈殉国。被国民正府追赠上将。1946年北京市西城一条街道被命名为佟麟阁路。新中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8、过之纲:安徽蒙城人。1912年被冯玉祥招进左路备补军,曾任冯部模范连排长。1922年升任团长。北京正变后任国民一军1师2旅长。1929年任第2集团军15军长。中原大战失败后不向蒋投降,跟随宋哲元躲到山西。后到韩复榘处任山东省参议厅参议。
9、葛金章:字仲文,安徽人。曾任冯部模范连班长、营长。1924年任团长时曾参与永定河抗洪抢险活动。后任国民一军第七混成旅长。中原大战后,到山东韩复榘处,任山东省参议厅参议。
12、赵席聘:早年曾参与滦州起义,失败后与冯玉祥一起被解职。1921年任11师团长。1925年随其表弟刘郁芬到甘肃,任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1926年任17师长兼甘肃河州镇守使。因杀害马仲英之父而引起马仲英暴动。1929年任第2集团军骑8旅旅长,中原大战时任13军军长。
13、程希贤:字伟儒。著名汉奸。1926年任国民军6军1师2旅长。1928年任第2集团军29师长。1929年后任山东省正府高等顾问。1930年任第三路军(韩复榘为总指挥)军事教育团长。他早年因作战失去右臂,但仍能在单杠上大回环,枪法极准。1931年任石友三部军长,兵败后随石友三投韩复榘,曾指挥郑继成刺杀张宗昌。卢沟桥事变时任石友三冀北保安队的旅长。抗战期间投降日寇,1944年任汪伪军卫卫员,汪伪中将。抗战胜利后部队被国民當收编,淮海战役时任第3绥靖区参谋长。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