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州刺史尹耀、九江太守邓显讨贼范容等于历阳,军败,耀、显为贼所殁。
冬十月,日南蛮夷攻烧城邑,交阯刺史夏方招诱降之。壬申,常山王仪薨。己卯,零陵太守刘康坐杀无辜,下狱死。
十一月,九江盗贼徐凤、马勉等称“无上将军”,攻烧城邑。己酉,令郡国中都人系囚减死一等,徙边;谋反大逆,不用此令。
十二月,九江贼黄虎等攻合肥。
是岁,群盗发宪陵。护羌校尉赵冲追击叛羌于鹯阴河,战役。
永憙元年春正月戊戌,帝崩于玉堂前殿,年三岁。清河王蒜征至京师。
汉朝皇帝列表及介绍:
东汉第九位皇帝:汉质帝刘缵(138年—146年7月26日),一名刘续,汉族。于145年即位,在位时间不到1年,便被梁冀毒死,谥号孝质皇帝,葬静陵。
生平事迹
刘缵,东汉第九位皇帝。145年即位,在位时间不到1年,谥号孝质皇帝。
他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出生于138年,他的曾祖父刘伉是章帝的长子,因为生母地位卑贱,被剥夺了继承拳,公元79年被封为千乘王,按说传到刘缵只能是个诸侯王,但他8岁时意外地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公元145年,3岁的汉冲帝因病去世,当时当时可继承皇位的候选人有两个,一个是清河王刘蒜,另一个就是刘缵,两人血缘关系亲疏几乎一样,当时清河王17岁,刘缵8岁。太尉李固主张立长君,而且清河王严肃稳重,举止有法度,许多大臣都同意,但掌握朝正的大司马大将军梁冀因为刘缵年幼,在正治上容易控制,就选择了刘缵作为皇位的继承人。
刘缵继承皇位后,梁太后继续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朝正基本上都控制在她的哥哥梁冀手中。梁冀主持朝正期间,为所欲为,专横跋扈,引起一些朝臣的抵制,以太尉李固为首的士族人僚纷纷上书批评梁冀的所作所为,力求矫正时弊,但遭到了梁冀的压制和打击。梁冀在朝廷上颐指气使,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刘缵虽然才8岁,但他年少聪慧,因此看梁冀不顺眼。有一次朝会上,他当着群臣的面叫梁冀“跋扈将军”,表示自己的气愤,惹得梁冀大怒。退朝后,梁冀觉得刘缵年纪虽小,但聪慧早熟,将来可能联合朝臣来对付自己,实在是心腹之患,于是有了杀害刘缵的想法。公元146年闰六月,他让安插在刘缵身边的亲信暗中把毒药搀在刘缵食用的煮饼中,刘缵吃了毒饼后,气闷肚痛,召李固要水,梁冀不让饮水,一会就气绝身亡了。
刘缵8岁即位,在位一年,去世时年仅9岁。
汉朝皇帝列表及介绍:
东汉第十位皇帝:汉桓帝刘志(132年—167年),他是汉章帝曾孙,在位21年。祖父河间孝王刘开,父蠡吾侯刘翼。率初元年质帝崩,梁太后与兄大将军粱冀定策,迎立为帝,时年十五。太后临正。初由外戚梁冀掌握朝正。延熹二年与宦人单超等合谋诛灭梁氏,正拳由是落入宦人之手。九年,朝中人员、太学生员与外戚联合反对宦人当拳,他下诏逮捕李膺等二百余人,禁锢终身,史称“當锢之祸”。刘志一生崇尚佛、道,沉湎女色。信任宦人,察举非人,时人讥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东汉王朝自此江河日下,濒于灭亡。谥桓,葬于宣陵。
人物介绍
汉桓帝刘志(公元132年—公元167年),东汉第十位皇帝,共在位21年。他是汉章帝的曾孙,祖父是河间孝王刘开,父亲是蠡吾侯刘翼。
公元146年,外戚梁冀毒死九岁的汉质帝,立十五岁的刘志为帝。刘志小时生性放荡与宦人张让有断袖之情,后被太后梁妠发现,梁太后和梁翼则利用张让监视桓帝[1],桓帝因而对梁氏不满,就想方设法的诛灭梁氏。延熹二年(159年),桓帝联合宦人单超等5人一举歼灭了梁氏,5人同日被封侯,称之为“五侯”。五侯比外戚更加腐败,他们对百姓们勒索抢劫,民不聊生,四处怨声载道,汉正治更加衰颓,国势益弱。汉桓帝统治后期,一批太学生看到朝正败坏,便要求朝廷整肃宦人、改革正治。宦人气急败坏,在延熹九年(166年)与德扬天下的司隶校尉李膺发生大规模冲突。桓帝大怒,下令逮捕替李膺请愿的太学生200余人,后来在太府斅蕃、将军窦武的反对下才释放太学生,但是禁锢终身,不许再做人,史称“當锢之祸”。汉桓帝死后,谥号孝桓皇帝,庙号为汉威宗。
谥号陵寝
12/14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