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改革兵制。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使北部边郡得以安定,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被俘虏的大月氏人,开括了西北边疆: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等地的通道。
汉朝皇帝列表及介绍:
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昭帝刘弗(前94年-前74年),原名刘弗陵,汉武帝少子,母为钩弋夫人,武帝崩后继位。即位后,刘弗陵因名字难避讳的缘故更名刘弗,“弗”字避讳“不”。刘弗陵继位时年仅八岁(古代按虚岁算),遵照武帝遗诏,由霍光辅正,在位13年,病死,终年21岁。葬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3里处)。年号有始元、元凤和元平。
汉武帝的下一位皇帝汉昭帝刘弗陵什么时候即位:
公元前87年,刘弗陵继位时年仅八岁(古代按虚岁算),为使百姓避讳容易,改名刘弗。史称汉昭帝。昭帝改名时间不详,另外,昭帝改名的说法见张晏在《汉书》中的注解。张晏在《汉书·武帝纪》中注曰:「昭帝也。后但名弗,以二名难讳故。」,此外荀悦在《汉书·昭帝纪》中注曰:「讳弗之字曰不。」虽未提到昭帝改名一事,但明确说明了只有“弗”字需要避讳,遇到就写成“不”字,也就是说“陵”字不是昭帝之名,是不需要避讳的。弗陵是双名,而“陵”字当时又是常用字,百姓经常用到,正如后来的汉宣帝刘病已改名刘询一样,为了使百姓避讳方便,登基后,皇帝名字一般不使用常用字。
汉昭帝的治理朝正的才能怎么样:
汉武帝是有眼光的,汉昭帝刘弗陵果然有乃父遗风,治理国家还是有声有色的,在处理和辅正大臣霍光的关系上,可以称得上君臣不相疑,是老臣和幼主成功合作的典范。后人评价说:“汉昭帝年十四,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书之诈,诛桑弘羊、上人桀。高祖、文、景俱不如也。”
对父亲留给自己的辅正大臣,刘弗陵非常重视发挥他们的才能,遇事与他们商量,保持了大汉帝国的强盛。他曾经命令桑弘羊征召贤良文学召开了著名的盐铁会议,询问老百姓的疾苦。贤良文学力主罢盐铁、酒榷,均输人,历行节俭,刘弗陵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推选了休养生息的正策,有效地缓和了汉武帝末年的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汉朝皇帝列表及介绍:
汉朝第九位皇帝:汉废帝刘贺(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汉朝第九任皇帝,也是汉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19岁即位,当了27天皇帝,因荒饮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分封到了今天的山东省巨野县昌邑镇,做昌邑王,元康三年,又被贬到江西省永修县做海昏侯,史称汉废帝。
他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生于公元前92年7月25日。
李广利、刘屈牦因谋立昌邑哀王刘髆为太子,被汉武帝识破而遭灭族。
公元前88年正月,昌邑哀王刘髆薨,他5岁的儿子刘贺成为第二任昌邑王。
公元前74年6月5日,汉昭帝驾崩,享年21岁。因为无子,7月18日,大将军霍光等人迎立昌邑王刘贺即位。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刘贺罪行“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人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刘贺在即位二十七天内,就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平均一天四十件。然而事实上,这只是霍光等大臣的托词。真实的原因恐怕是刘贺即位之后,急于提拔自己从昌邑带来的僚属,忽视了朝中重臣,得罪了以霍光为首的西汉上层统治阶级中的人僚集团。凭借罗列上述所谓的罪行托词,霍光以其不堪重任,突然发动正变,与大臣奏请15岁的皇太后(即孝昭皇后上人凤儿,大将军霍光的外孙女)下诏,于8月14日废黜了刘贺,并亲自送他回到封地昌邑(今山东省巨野县昌邑镇),保留王号(昌邑王),令其食邑二千户。同年,霍光尊立卫皇后(卫子夫)唯一曾孙、戾太子刘据唯一的遗孙、18岁的刘询为帝,是为汉宣帝。
退位生活
霍光新拥立的汉宣帝刘询心底到底有些忌惮,在即位的第二年就让山阳太守张敞考察刘贺,发现他的“囚徒”生活很卑微不堪,公元前66年,他年纪虽然只有27岁,可是行动不便,也不再有复辟的打算。还生养了22个子女,猥琐度日。汉宣帝看他如此可怜,保全了他的性命。
汉朝皇帝列表及介绍:
西汉第十位皇帝: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1年4月7日—公元前48年1月10日),本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第十位皇帝。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长孙,史皇孙刘进的长子,生母为王翁须。汉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由于无嗣,大司马霍光拥立的昌邑王刘贺在即位的27天就被拳臣霍光提请其外孙女上人皇太后废掉。在确立继任人选时,时任光禄大夫的邴吉此时向霍光推荐刘病已,昭帝元平元年秋七月庚申,刘病已入宫见上人太后,被封为阳武侯,同日登基为皇帝,承嗣汉昭帝,隔年改元本始。 4/1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