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简介:胡雪岩结局
看完了胡雪岩简介,你对这个厉害的商人的了解肯定更深了。其实慈禧当时气得已经下令要处死胡雪岩了,但幸亏有左宗棠一直在帮他周旋,最终胡雪岩只是破产而没被杀。在1885年十一月的时候,胡雪岩在饥寒中死去,终年63岁。
左宗棠为啥不救胡雪岩?
胡雪岩之所以受到左宗棠的器重是因为胡帮助左宗棠筹措军饷,帮了左的大忙,胡雪岩的失败也是因为和正界人物过从甚密,最后遭受到排挤,有关解释如下:
一、有关左宗棠和胡雪岩的关系:
1866年,左宗棠由闽浙总督调任陕甘总督,奉命出关西征。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西征军经费虽然由各省共同筹集,但为数不多,且经常拖欠。为解决经费问题,左宗棠只好奏请惜洋款救急。
自然,具体经办借洋款事务这一重任落在了胡雪岩肩上。胡雪岩通过在上海汇丰银行的任帮办一职的朋友古应春的安排,打算向英国渣打银行借款。胡与该银行经理首次面谈便因在利息、借款期限等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不欢而散。后在胡雪岩的精心策划下,自称中国通的渣打银行驻中国地区总经理被收拾得服服贴贴,双方很快就利息、期限、偿还方式等细节达成一致。胡雪岩为西征筹得第一笔借款。
此后,为助左宗棠西征,胡雪岩先后六次向洋人借款,累汁金额为一千八百七十万两白银,而利息至少占总数的一半,可以说是非常惊人的高利贷。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一借款举动是值得的。
当然,图利是商人的本性,胡雪岩也无法脱俗,他利用借贷款实付利息与应艾利息之间的差额,吃了“回扣”。但总的来说,在当时西征大军欠缺粮晌,各方相互推卫的艰难时刻,胡雪岩能够挺身而出,不辞劳苦担负起筹借洋款的重任,协助左宗裳西征保住新疆,还是表现了他的爱国之情。虽然,我们常常把奸字与商宇连在一起,甚至更有无奸不商一说,但就事实而论,生意场中也有性情中人,胡雪岩算得上其中之一。
二、有关胡雪岩失败的原因的解析:
胡雪岩在商场驰骋多年,靠人府后台,一步步走向事业的顶峰,风光无限,但其最终的失败,却也是由人场后台的坍倒和人场的倾轧所致。胡雪岩虽为商人,但他的发迹以及鼎盛与正界要人的庇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胡雪岩紧紧把握住了"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精髓,他先借助王有龄开钱庄,又以左宗棠为靠山创办胡庆余堂,为西征筹借洋款,恢复因战事而终止的牛车,为百姓、为国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从而一步步走向事业的巅峰。作为一名商人,他被御赐二品顶戴,被赏黄马褂,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但就是这样一位己名利双收、事业有成的人,却在几天之内垮掉了,他的事业也随之走到了尽头。表面上胡雪岩生意的失败是由于他野心过大,急于扩充,出现决策性失误,使钱庄因缺乏流动资金而被挤兑,致使其经营的生丝铺、公济典当、胡庆余堂等纷纷关闭。但导致胡生意失败的为深入的原因是正治敌人的打击。胡雪岩虽聪明一世,与人场人物交往甚密,但最却因为不谙人理、刚愎自用、不懂变通而成为左宗棠与李鸿章正治斗争的"牺牲品",成为李鸿章"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牺牲者,实在令人为之扼腕叹惜。胡雪岩破产后,先前那些为其钱财嫁人胡家的美妾们,一改往日争先恐后己结胡氏的嘴脸,温情顿失,纷纷要求携带自己的私房钱离开;留在胡氏身边的,只有罗四太太。在罗四太太的陪伴下,靠着胡庆余堂的微薄收人,胡雪岩凄凉地度过了他的晚年,于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黯然离世。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