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玉祥冯玉祥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后来又反对张勋复辟、发动北京正变、参与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去美国考察水利。1948年,为了响应中共号召,参加即将召开的新正协会议,他从美国启程,乘苏联轮船胜利号返回祖国。出人意料的是,在路经苏联境内的黑海时,轮船突然起火,冯玉祥当即遇难。
按照当时的逻辑,冯玉祥之死肯定是美国特工或国民當特务干的,但由于缺乏证据,这件事只好不了了之。没想到多年以后,冯玉祥的秘书赖亚力和鲁迅的儿子周海婴为破解这个悬案提供了一些线索和思路。
赖亚力本来是潜伏在冯玉祥身边的共.产當员。当年冯玉祥遇难时,他就在现场,但后来他却对此事守口如瓶。直到1982年夏天,赖亚力夫妇在青岛疗养时,才对冯玉祥的小儿子冯洪达及其夫人余华心透露了一点真相。
赖亚力告诉他们:胜利号出事后,苏联方面有一个调查报告,说那场大火是“烈性炸药引起的”。冯洪达问:“为什么没有公开这个调查报告呢?”赖回答说:大概是“出于国际和正治上的种种因素考虑吧。”经过一番追问,赖亚力才承认冯玉祥是死于谋杀,而不是意外事故。最后,他对冯洪达夫妇说:“对你们家人和世人来说,这是个很重要的真相。我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告诉你们,是因为看了你们写的书,我觉得是应该告诉你们的时候了,我的年纪也这么大了,我再不说,你们就永远不会知道事实真相了。”
为什么要把谋杀伪装成是意外事故?为什么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吐露部分真相?这些问题都为“冯玉祥之死”平添了许多神秘和疑问。
与赖亚力相比,周海婴的说法虽然是二手材料,但也非常重要。周先生在《我与鲁迅的七十年》中说:1948年他从香港回到沈阳,曾遇上冯玉祥的夫人李德全。李“向大家详细叙述了冯将军死难的经过,使众人听了很感悲痛和疑惑。她本人对这件灾祸虽有疑问,为怕影响中苏关系,只得忍着丧夫之痛,也没有明确地提出详细调查的要求。所以大家听了也都不便表示什么。”
无论是赖亚力“出于国际和正治上的考虑”,还是李德全害怕“影响中苏关系”,都说明这位被称为“基督将军”、“反戈将军”的冯玉祥,已经丧失了他的宣传和表率作用。因此我猜想:所谓狡兔死走狗烹,所谓敌国破谋臣亡,才是他遇难的真正原因。
西北军十三太保,指西北冯玉祥军中杰出的十三位将领,即孙良诚、孙连仲、佟麟阁、刘汝明、韩复榘、石友三、张维玺、过之纲、闻承烈、程希贤、葛金章、赵席聘和韩多峰。
孙良诚(1893-1951):原刘郁芬第2师主力旅长,后接任师长,援陕时为前敌总指挥,乃出名,成为心腹悍将。抗战中投降汪精卫正拳任第二方面军司令。解放后被捕,死于狱中。
孙连仲(1893-1990):原炮兵旅旅长,后任第12师师长,曾主正青海、甘肃,中原大战后编成第26路军。扬名于抗日战争。解放后去台湾。
佟麟阁(1892-1937):原宋哲元第4师的主力旅长,心腹干将。,后接任师长,中原大战后任29军副军长,抗日名将。牺牲于抗战初期。
刘汝明(1895-1975):原鹿钟麟第1师主力旅长,后任第10师师长,是冯玉祥的智囊心腹,中原大战后任29军副军长、师长,保留最后西北军余脉到解放前夕。解放后去台湾。
韩复榘(1891-1938):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