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林徽因
人民自古爱八卦,是因为从历史八卦中,能够获取“帝王将相亦凡人也”的亲近感。因此自古演义传说,都喜欢将高层正治简化为凡人视角。但人民还有另一种需求:他们需要将历史人物拉近自己。当“寻找历史人物的平易近人点”变成“将历史人物拉到平易近人”之后,人民就能获得更多的**。
▲左一金岳霖,左三林徽因
而我们的媒体,为了“哗大众之容,取大众之宠”,把林徽因捧上神坛,又笑看一众女文青,叛.变自己,把林徽因狠批成“绿茶婊”,这中间的最大得利者,无疑是媒体。
而那些遑论事实,在并不真正了解林徽因,并没读过她相关著作,却选择第一时间与大众隔开距离,排斥林徽因,睥睨林徽因,甚至中伤林徽因者,也多半是故作姿态的伪精英分子,他们在没有经过认真考量的前提下,为了凸显自己的“非他族类”,就毫不掩饰的下定结论,这同样是一种“恶”,反过来,也将自身划入了“乌合之众”的行列。
如此一来,无论怎样的吹捧和批斗,都永远只会建立在她的脸蛋和她的**上了。林徽因的形象,也成了一个被大众于掌股间**的形象,但无疑这种形象充满了噱头,待到下次拍摄相关多角恋的电视剧,不出意外,还会有更高的收视率。
而与林徽因遭遇相似待遇的,比如鲁迅,比如胡兰成,比如木心,媒体舆论前后截然相反的论调,让一个人,忽在云端,忽在脚下,可笑与有意味的是,我们是否要自问一声,这前后相反的一群人中,是否有我们自己的身影呢?!
但是,基于普罗大众对女性的审美,基于这个社会对女性的定义,这也许就是历史长河里,众多出色的女性,或者推而广之到众多名人,在某个阶段时期,不得不应得的待遇,而历史翻过它的册页,我们终会看到它最公正的一个盖戳。
钱钟书和林徽因的关系:
“打猫要看主妇面”,这既是钱钟书为爱猫受欺的不平之音,也是钱钟书和林徽因冲突的直接体现。钱钟书和林徽因都是当时最有才气的文学家,但是二人的关系却不怎么和睦。
钱钟书照
钱钟书是我国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他在学术上起到了沟通中西文化的作用,表现出极为突出的理性和批判的精神。而钱钟书在文学上的成就则以小说《围城》为代表。《围城》用戏谑的手法描述男女关系,让人捧腹大笑又能品出些许哲理。而林徽因的文学成就均以诗歌为代表,而其中的名篇多离不开和几个著名文人的纠葛,再加上林徽因喜欢召集一帮文人在家中做交流会,这让低调、严谨的钱钟书格外不舒服,钱钟书和林徽因关于“猫”的争执也不过是在清华园为邻时二人不和的一个侧面。
而钱钟书对林徽因的讽刺由此展开,钱钟书甚至公开了在林徽因家中参加讨论会的人员名单,而且钱钟书直言其中充满了暧昧之气,钱钟书更是直言林徽因整型、爱慕虚荣,甚至是出轨,总之是个不得安分的女性。而林徽因却生性开朗,善交友,至于那些仰慕她或者和她有纠葛的男性,林徽因其实很少表达过自身的好恶,而文化沙龙也不过是她带有西方气息的一种集会。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