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破釜沉舟的意思 破釜沉舟是哪次战役

时间:2017-07-17 17:58:18  

  破釜沉舟[pòfǔchénzhōu]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明·陈孝逸《与罗杓庵书》:“秋间姑且破釜沉舟;持三日粮;为射贼擒王计;必不败;而后杜门却轨。”

  例句现在已~,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干到底了。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

  下面,讲一个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有一年,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那不是原来的那个赵国)的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不是原来那个楚国的国王)求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谁知宋义听说秦军势力强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

  军中没有粮食,士兵用蔬菜和杂豆煮了当饭吃,他也不管,只顾自己举行宴会,大吃大喝的。这一下可把项羽的肺气炸啦。他杀了宋义,自己当了“假上将军”,带着部队去救赵国。

  项羽先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他亲自率领主力过漳河,解救巨鹿。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

  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打这以后,项羽当上了真正的上将军,其他许多支军队都归他统帅和指挥,他的威名传遍了天下。

  破釜沉舟的典故出自巨鹿之战,秦朝末年各地起义纷起抗击秦暴正,当时由项羽率领的楚军与秦朝名将章邯带领的四十万兵力在巨鹿发生的一场重大战役,也是历史上少有的至今还常被世人所称道的以弱胜强的一场著名战役。公元前208年,秦军大将章邯杀死楚军起义首领项梁后便不把楚军放在眼里,于是与王离率领的20万援军汇合后一同进攻赵国,赵军难以抵抗,于是逃进了巨鹿城,被秦军团团围住不得动弹。赵王无奈之下只好向楚国与各诸侯求救,由于秦军过于强大,凡是前来试探的援兵均是全军覆没,于是各诸侯没有愿意送死的。

  此时,楚怀王兵派两路,一队以宋义为主将,项羽为副将率军北上以解巨鹿之困;另一队则是以刘邦为主帅,直攻关中,并且楚王许女斊谁先拿下关中,谁就于关中称王。前去援赵的楚军在进入安阳后,宋义由于畏惧秦军兵力则按兵不动执意要等两军交战多时后出兵收渔翁之利,项羽忍无可忍将其杀之,领军渡过大河后凿船摔锅不留回头路,指挥全军奋勇杀敌,交战多时最终大破秦军,取得胜利。此次一战,楚军打得秦军就此陨落,再也没能振兴,从此名存实亡。在这场战役中,项羽破釜沉舟的大无畏决心与魄力感染了众诸侯在后期一同加入抗秦,也使项羽声名大振,从此确立了在诸侯中的领袖之位。

1.png

  破釜沉舟作为流传两千多年脍炙人口的以少胜多历史典故,众所周知是当年项羽带领楚军前去救援被围困在巨鹿的赵军,最终大败秦军。那么在到达巨鹿前发生这个破釜沉舟事件的地点是在哪里呢?由于历史没有明确的记录,只知楚军驻兵安阳,然而对于渡的是哪一条,大众普遍认为是漳河,但是也有说法认为是黄河。首先,先确定安阳的位置,历史上有一个楚旺镇,曾为安阳旧城,明朝年间此处有秦故城的记载,也有关于秦军将章邯围困于巨鹿的记录,且此处的地理位置与巨鹿的距离适中,还有宋义墓、楚王庙之类的遗迹,因此楚军的驻地安阳基本上可以确定就是楚旺了,或许这个镇名也是由此典故得名而来。

  至于项羽渡的是哪一条河,其实在确定了楚军的驻扎之地以后也就不难解了,根据项羽本纪中的记载,可知楚军是由安阳出发的。由于黄河位处安阳的南面,而项羽从楚国出发到安阳再到巨鹿,中间并不会经过黄河,而此行军途中唯一的大河就是漳河,因此项羽发生破釜沉舟事件的地点必然就是“漳河”了。既然知道项羽自安阳出发,渡过漳河前赴楚旺,纵观地图再结合当时的战况与项羽的急性子,我们不难发现,从漳河店的斥丘城渡河是两地之间的最佳路线,也很符合历史上的情况,然而至今我们也能在漳河店发现旧时斥丘城的一些故道痕迹。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