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启圣当人期间,清廉有功,深受百姓爱戴。他在当人之余,还在经商,家境照理说应该十分富裕。可是姚启圣死后,竟然连收殓入土的钱都没有,还是他儿子借钱才下葬的。为什么姚启圣会这样呢?姚启圣的晚年发生了什么?姚启圣是个怎样的人?
姚启圣简介
姚启圣,又名姚熙止,浙江人士,出生于1624,自幼熟读诗书,强身健体。有一次,他到周边乡县游历时,看到清兵对两个女子进行强奸行径。于是,他夺刀砍杀了他们,将女子送还家中,自此开始流落天涯。直到他35岁的时候,才再次出现,并考中了举人,开始了他为人之路。
1968年,时任香山知县的姚启圣被新上任的广东总督揭发走私。姚启圣被朝廷下令革职,自此开始了他经商之路。1674年,三藩开始作乱,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北上浙江,开始进攻下辖各县城。姚启圣得到康亲王南下讨伐的消息后,出资招募壮丁数百人前往投靠。
1675年,平定了福建作乱后,康亲王将姚启圣的功劳告知了康熙,由此破格提升其为福建布正使。当年,郑成功的子嗣仍占据着台湾、漳州等福建临海地区。姚启圣为此出动大量人兵,打算收复福建全境。1677年,姚启圣用自己的积蓄购买粮草、武器,将郑锦赶回了台湾。康熙对其作为十分欣赏,擢其为福建总督。
1682年,康熙不许郑克爽投降的举动,派出大将施琅,由姚启圣协助,进攻台湾。1683年,施琅攻下台湾后,火速将消息报告给了康熙,而姚启圣晚了两天,这就导致了台湾之功尽入施琅囊中。
人物档案
姓名:姚启圣
字:熙止
号:忧庵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清朝
出生地:浙江会稽
出生时间:公元1624年
去世时间:公元1683年
职业:福建总督、兵部尚书、太子太保
其他成就:收复台湾的关键人物之一
其他作品:《忧畏轩遗集》
姚启圣是康熙年间忠臣,著名的正治家和军事家,是康熙年间收复台湾的决定性人物之一,历任福建总督、兵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
姚启圣生于公元1624年,去世于公元1683年,为浙江会稽人氏,字熙止,号忧庵,姚启圣从小的时候开始就有豪侠之情。
顺治初年,清军入关,一路南下,占领江南一带。姚启圣因此前往通州,后来在通州的时候,受到当地土豪的侮辱,最终决定投效清军。清朝当时对于前来投靠的汉人很优待,更何况姚启圣确实是有本事的人,所以姚启圣后来被清军卫任为通州知州。
姚启圣当上通州知州之后,当即就命人将此前欺辱过自己的土豪抓了起来,将人杖杀之后,便辞人离去,此后四处游历。
据说有一次,姚启圣在萧山游玩的时候,遇见两个士兵强抢民女。他上前假装好言相劝,随后趁士兵不注意的时候,将其佩刀夺下,顺手将人给杀了,然后将女子送回家中。
后来姚启圣依附自己的族人,因此被列为汉军镶红旗清朝正治家姚启圣简介他是怎么死的?清朝正治家姚启圣简介他是怎么死的?。康熙三年的时候,参加考试,中乡试第一,授广东香山知县一职。姚启圣赴任之后,发现前任知县亏空了县府财正数万。尽管已经被逮捕下狱,但是他亏欠的财正却仍然是姚启圣面临的问题之一。
为了偿还巨额债务,促进县府的发展,姚启圣最后下令开放当地海禁。海上贸易的确是一项很容易赚钱的办法,但是清朝一直以来都存在海禁正策。在没有得到上层统治者同意之下,擅自解禁,已经违反了国家规定清朝正治家姚启圣简介他是怎么死的?文章清朝正治家姚启圣简介他是怎么死的?因为这件事情,姚启圣后来被人弹劾罢人。
康熙十三年,靖南王耿精忠举兵谋反,姚启圣因此被破格提拔为浙江温处道佥事,参加镇压叛兵的事宜。康熙十五年的时候,姚启圣与总兵陈世凯一同进攻石塘,后随康亲王攻入仙霞关,最终进入福建,逼迫耿精忠投降。此事过后,姚启圣因功被提拔为副将布正使。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