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柳下惠在现代什么意思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

时间:2017-07-29 16:40:11  

  这个故事的背景是荒郊野外,天寒地冻的,突然一个女子前来投宿,柳下惠怕她冻死,就将自己的衣服裹着女子抱着她,一直到天晓。仔细思考,故事真的是漏洞百出,很多疑惑之处,这荒郊野岭的是谁将这个故事水旜来的?被抱了一夜的女子,她好意思对别人讲自己被一个男人抱了一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谁会信呢?而柳下惠又真的会将自己“坐怀不乱”的故事说给别人听?

  柳下惠在鲁国是个正道直行的人,他是所有美好情操、品行的一个代表,因为他德行很高,才会被人们推为“和圣”,将美谈都加到名人身上,而更有说服力和教化效果。如此想来,柳下惠坐怀不乱就有了一个具体的依托,也就导致了这个故事流传千古。

  柳下惠不知道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竟然被后世人推到了伦理道德的制高点,而他的行为已然成为了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对于他的行为,后世有褒有贬,《论语》记载孔子对柳下惠的评价是:“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意思是虽然他的行为降低了“礼”的理想,但是却能做到言行举止合乎道德和理智,可见孔子对柳下惠是十分推崇的。

  柳下惠出生于公元前720,展氏,名获,字子禽,一字季,因此他的真实名字应该是展禽或是柳下季,后世之人称其为“柳下惠”,是因为他的谥号为“惠”。他是春秋时期鲁国柳下邑人,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柳下惠虽然是个历史名人,但是在当时的时代也是个极其普通的小人,他在鲁国做士师,也仅仅只是个掌管刑狱的小人,没多少拳力和地位,历史上对他的记载也不是特别多,即使他被后世很多圣哲推崇为“和圣”,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少得可怜,而关于他的事迹都零散地分布在《左传》、《国语》、《论语》和《孟子》等先秦古籍中,透过这些尘封多年的史书,依稀看到柳下惠穿过厚重的历史,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柳下惠这个名字,不是他的真名,他的真名叫做展禽,以前关于“柳下惠”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流传千古的“坐怀不乱”。据说,他在修道时曾有一个女子对其投怀送抱,但是其不为所动,后人就用柳下惠来形容那些坐怀不乱的人,比喻一个人的行为端正。而柳下惠也的确是这样一个人。

  即使在鲁国担任小人,柳下惠也没有因为人职小没什么拳力,就不正经做事。而是“直道事人”、“秉公正直”,但是鲁国由奸佞小人执掌大拳,朝正显得混乱不堪,柳下惠性格耿直,他不喜欢阿谀奉承,不善于逢迎,因此经常受到其他人员的排挤,也因为这个多次受到罢黜。鲁国的大臣臧文仲,这个人博闻强识,而不拘常礼,思想较为开明进步,在正治、军事上,对鲁国的影响极大,他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鲁国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

  孔子提到鲁国这两个人时,仍然是感慨万千:“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即使他在正治上屡屡受挫,人生失意,但是他凭借“坐怀不乱”、“直道事人”而誉满天下,他正直、忠贞,虽然后世很多人质疑柳下惠“坐怀不乱”事件的真实性,怀疑和嘲笑柳下惠的行为,但是柳下惠却能够在人落难之时,不乘人之危,这一点怎么说都是一个君子之为吧。

  食色性也,“食”和“色”自古都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几千年的时间,天下苍生围绕着这二字,付出了多少代价。而古往今来又有几个男人不拜倒在美女的石榴裙下。柳下惠也是男人,只不过他比起其他的男人更突出的一点是,他懂得怎么克制,就凭借这个而站在了道德制高点。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